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 纯碱市场震荡走低 |
|||
来源:生意社 |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6日|||
摘要:
|
|||
年后纯碱市场持续走低的原因颇多,以下主要从供应、需求和市场运作三方面加以简析。 2011年,国内纯碱产能达到2785万吨,较2010年增长14.61%,纯碱产能调控过后,增长率又恢复迅猛增长的态势。预计,2012年实际增加产能将在400万吨左右。进入2012年,大量新投建设备开始试车并陆续有产品投放市场,纯碱货源量逐步增多,部分厂家为降低平均成本,将开工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在纯碱市场震荡走低的同时,国内的氯化铵行情持续向好,往年仅能保持到四月末的旺季,预计今年将持续到五月末或六月中,联碱企业每双吨利润可观,因此前期一直保持较为稳定的开工率。近期由于纯碱行情下行,继而将重点转向氯化铵,将负荷拉满,以图氯化铵的高价位增加企业的综合利润。然纯碱市场更是雪上加霜,难以止跌。 年后纯碱下游行情延续年前低迷态势,企业开工负荷一直维持在低位。纯碱最大的下游平板玻璃行业,受制于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出货困难,库存积压严重,资金周转困难。据统计,2012年一季度,平板玻璃库存4801万重量箱,同比上升49%。因此作为最大下游行业,玻璃行情的低迷无力支撑纯碱价格的坚挺。其他下游需求较往年也有明显的缩水,纯碱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不断激化。 细观纯碱市场的下跌,不难发现,整体市场需求的低迷使纯碱在开年之初就在低位徘徊,而厂家不甘于利润的缩水所进行的炒涨,虽然在短期内解决了出货的难题,但对于市场的长期运行,显然弊大于利,前期炒涨造就的顺畅出货已为后市埋下了隐患。炒作使不少贸易商和下游企业盲目囤货,库存完全消化尚需时日。纯碱市场走低后,下游在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下,更是不愿签单提货,厂家的出货难度较前期进一步加大。而氯化铵行情的持续向好,使联碱企业保持较高的开工率,无意主动降低产量,从而增加了纯碱市场止跌的难度。 总之,纯碱市场震荡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整体经济环境低迷情况下,想要快速扭转这种不利局面,难度较大。纯碱企业应保持平稳的心态,根据市场行情,合理调节自身开工负荷,严控市场货源供给量,与上下游积极互动,才能使整个行业健康向上发展。 |
|||
|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