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玻璃

您当前所在位置:

世界玻璃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浅谈

来源:中国玻璃网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2日 浏览:
摘要:

当今世界玻璃制造商们在开发钢化玻璃新技术方面,均向能源、材料、环保、信息、生物等五大领域的发展和需求奋进。因此,国内外的玻璃生产商及加工商们必须认清这样的情况,一是材料:玻璃原片的生产向大片、薄片、厚片、白片四大类发展;二是研发新技术:从玻璃产品的表面和内在改性应用、功能等方面着手,使玻璃更具备强度、隔热、耐火、安全、阳光控制、隔音、自洁(环保)等优异的功能,从而尽快加入21世纪人类对材料、能源、信息、环保、生物等五大工程的开发,并提供上述工程使用的玻璃材料。为此,在玻璃工业新技术发展方面主要表现在两大领域(平板玻璃工业新技术研发方向及深加工玻璃新品种的开拓),具体大致如下:
  
  1.low-e钢化玻璃工业新技术在平板玻璃原片制造技术上,目前国外还看不出有什么新的、更好的方法能够取代浮法成型技术,但浮法技术仍将继续完善和提高。据悉,国外在原料方面研制霞石正长岩代替钾长石达到节能、节碱等获得良好综合效益;另外正式用石油焦(碳素粉)取代煤炭粉作添加剂以利玻璃增强白透性,减少微气泡的新措施,收到了极为良好的效果。在熔化部开发氧燃烧,美国已走在前列,在成型部已开辟及研制超薄和在线热解法生产Low-E、Sun-E(硬膜)层节能环保玻璃以及浮法一窑二线用浮法生产压花玻璃项目;为此在原料、熔化、成型、退火等四大部分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制开发应引起同行们的重视及借鉴。
  
  1.1超薄技术
  
  对玻璃带施加纵向——横向拉力是生产浮法超薄玻璃的惟一方法(美国专利4349642、4354866;英国专利1010913、1313743;俄罗斯专利775997、367685、485079)。
  
  无色透明优质超薄玻璃是生产ITO膜玻璃的重要材料之一,目前该产品正走俏国际国内市场,产品供不应求。不少国家的玻璃制造商早已看到这个商机,纷纷将原有的个别生产线改成超薄玻璃生产线。英国皮尔金顿公司将一条较小的浮法线改成在线镀膜超薄玻璃生产线,可生产0.4至1.1毫米的薄玻璃,板面的平整度极佳,微波纹起伏只有30至50纳米。
  
  1.2浮法玻璃退火窑辊道技术
  
  在退火窑的热端,目前解决辊印所采用的两条途径明显不同。一条是开发一种非常硬的应用于金属辊的陶瓷表面涂层,它易于清洁并恢复到光滑的抛光表面,而且能应用于退火窑在线清理设备中。另一条是开发能阻止表面附着物形成的辊道包覆材料,但还要研究解决陶瓷纤维包覆材料内(目前无法避免)的“渣粒”和包覆材料提前退化问题。
  
  1.3在线镀膜技术
  
  发达国家在浮法工艺上成功地开发了在线金属化合物热解镀膜技术、化学气相沉积镀膜技术、电浮法镀膜技术、低辐射镀膜技术。英国、法国、比利时等国能在线生产玻璃镜。
  
  1.4玻璃熔窑的各种氧气燃烧技术
  
  富氧燃烧、喷氧、富氧空气补给、纯氧燃烧助燃、全部纯氧燃烧5种形式已成为标准技术,正不断完善发展下去。
  
  1.5夹层玻璃一窑二线发展
  
  国际玻璃商为适应市场需求,节约能源,控制生产总量,防止积压,设计建成了一窑二线(两个品种)的生产方式。美国加迪安公司获悉国际市场建筑商们仍对压花玻璃有可观的需求量,公司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浮法玻璃工厂立即进行技术改造使之成为一窑二线,600吨/日级浮法线新增设100吨/日压花玻璃生产线,可同时生产浮法玻璃及压花玻璃。美国另一家公司为占领阿拉伯国家压花玻璃市场,在沙特建设550吨/日级浮法线的同时,又设计建成100吨/日级压花玻璃线。日本旭玻璃公司在国内建设一条500吨/日级的浮法玻璃生产线的同时,也设计建造100吨/日级压花玻璃生产线。目前欧洲的玻璃制造商也在建设浮法及压延的一窑二线生产线。
1.6节能工艺
  
  用严格控制热交换、设备配套的标准化、玻璃丝带的加宽等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浮法工艺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传统工艺规定在锡槽的头部和中部区域加热,在尾部区域强烈冷却。新的观点则要求锡槽中的热交换调节不仅要减小加热功率,而且要减小冷却强度,这样可保持热平衡。为此而采用更为准确调节锡槽热度的新方法,例如采用安置在锡槽窥孔上的专用加热器以及可调节选择温度工艺冷却器等。
责任编辑: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京ICP证040699号-1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