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珐琅玻璃屏风:流光溢彩,飘逸灵动 |
|||
来源:中国玻璃网 |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7日|||
摘要:
|
|||
从清代流传下来的鼻烟壶、盏托、盘碟等掐丝珐琅、画珐琅的宫廷艺术珍品上,可以看到这种传统工艺之美。色如陶瓷,光若琉璃。饱满的珐琅釉在陶瓷、铜器等材质的小器物上描绘出精致细节的装饰画,舶来自西方的工艺技术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极大的装饰作用。 这种无与伦比的技艺如今被用来与玻璃混搭,质感通透的玻璃材质与色彩艳丽的珐琅彩相结合,轻与重,薄与厚,在屏风这样的“大器”之上演绎出一种飘零俊逸的新个性。 ![]() 树枝屏风(钛金属边框) 比彩色玻璃更精美 热爱哥特文化与ARTDECO风格的人会在画珐琅身上找到彩色玻璃的影子。这种技术与彩色玻璃一脉相承,却因更先进的技术在装饰性上获得飞跃的进步。12世纪,彩色玻璃在法国被发明之后,立即以其虚幻神秘的装饰效果捕获人心,并迅速占领欧洲的各大教堂,成为风靡一时的新时尚。轻薄的彩色玻璃给人一种轻盈向上的感受,在光照之下,透过彩色玻璃照进室内的光线仿佛被镀了一层神圣的光芒。这种美得让人窒息的工艺,也成为讲述圣经故事的最佳载体。 然而,彩色玻璃的成形需要将玻璃切割成片,镶嵌在铅条或铝条的槽内,再拼贴好装饰画安装在窗户之上。工艺环节较多,操作难度较大。到了15世纪,同样能制作出彩色玻璃效果,并且装饰图案更加细致、精美的画珐琅技术在弗兰德斯诞生,迅速成为旧工艺的替代品。画珐琅无需将玻璃切割成块,只需用特殊的釉彩在玻璃上施展画技,就能构造出一幅精美的装饰画,技术上方便许多。并且色彩更加丰富,利用釉彩本身的化学变化,能够创造出如同羽毛、冰裂纹一样的质感,更具装饰性。 这种技术随后被传到中国,被广泛地应用到珠宝、名表、瓷器、铜器之上。在19世界席卷欧美的新艺术风潮中,这种技术也被用于胸针、灯具、座钟等工艺品,绚烂唯美、复古奢华。 画珐琅玻璃:流光溢彩 传统的画珐琅工艺品一般是应用在小件器物之上,如鼻烟壶、座钟、陶瓷碗碟、铜壶之上,很少用在大器之上。画珐琅工艺在玻璃屏风上的应用,就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装饰效果。 例如新快报记者在美林国际饰品中心一楼的屏风饰家店内看到,其中一款蝴蝶屏风十分灵动。在纯透明的玻璃屏风之上,用橘色、黄色、绿色、蓝色等艳丽的水晶釉画出一只只蝴蝶展翅飞翔的姿态。玻璃的轻、透和釉彩的浓、厚形成了巨大的对比,轻盈透彻的玻璃仿佛不存在一般,只剩下金黄色的钛金属边框和几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中式味道浓厚的意象与西式的构图笔法,加上工业色彩浓厚的边框,让这款屏风继承了19世纪的ARTDECO灵魂,将画珐琅和屏风在居家的装饰性发挥到极致。 ![]() 金色蝴蝶屏风(玫瑰金属边框) 另一款名为“珠圆玉润”的屏风,屏面的釉彩画如同一片片散落贝壳,釉彩化学变化的特殊纹理让“贝壳”有了鳞片一般的质感。搭配黑色的木质雕花外框,优雅如画,矜持如诗。 Tips 搭配风格:中式、欧式、复古、摩登画珐琅玻璃屏风因为玻璃的透亮和珐琅彩的艳丽而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根据屏风的图案、外框不同,画珐琅玻璃可以搭配不同的家居风格。例如中式的花鸟、窗格图案可以搭配中式、欧式复古等风格,简单的装饰图案适合搭配现代摩登的家居风格,禅意的图案也可以用来搭配日式风格等等。另外,画珐琅除了应用在屏风之上,市面上还有画珐琅装饰画、茶几和相框等等,适合整体搭配。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末页 |
|||
|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