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玻璃

您当前所在位置:

安徽银锐玻璃机械---挫折中历练成长

来源:中国玻璃网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5日 浏览:
摘要:

【中国玻璃网】冬日暖阳下,位于怀远县经济开发区的银锐玻璃机械有限公司,两栋标准厂房正在抓紧建设,为今年扩大生产规模做准备;公司总经理朱晓玲的电话也响个不停,与新老客户联系新一年的订单。“我们用8年时间,完成了从零打碎敲的跟风式生产到走上自主研发之路的转变,现在产品已占国内市场份额的50%以上。”
  
  早年在广东做销售的经历,为朱晓玲攒下第一桶金,当时已过而立之年的她想着做点自己的事情。在多年跑市场的过程中,朱晓玲敏锐地发现伴随着国内玻璃行业的快速发展,高端玻璃切割机的潜在市场巨大。2005年,怀揣着人生梦想,朱晓玲回到怀远老家创业。
  
  “办公司总共投资50万元,花了30多万元进口高端玻璃切割机后,就所剩无几。刚开始也没有自己的产品,只能根据客户需求‘来样’生产。”朱晓玲回忆创业之初的艰辛,借钱给工人发工资、在租借的空地上搭棚子作厂房,硬凭着一腔创业激情坚持了下来,留下了第一批技术工。
  
  2007年,公司把第一批产品交给客户,却遭遇当头棒喝。“因为质量不过关,卖出去的7台设备被退货5台,损失近500万元。”朱晓玲说,因为这次经历,她意识到不能被别人牵着走,企业要发展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拿出属于自己的、响当当的产品来。为此,她东拼西凑,筹措150万元投入产品研发。
  
  公司先是与玻璃机械行业国际知名专家合作开发,推出了高端玻璃机械生产线,而后与全国数所知名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由院校派出资深学者到公司进行技术攻关,掌握了最初的6项专利技术。为了熟悉市场、节省人员开支,朱晓玲亲自带领合伙人跑销售。公司最初的交通工具只有一辆摩托车,靠着它,朱晓玲东奔西走,跑遍了周边市场。她又用三四年的时间,西到乌鲁木齐、南到昆明,几乎跑遍了全国市场,逐步在全国建立起6个办事处和24小时可到达的售后服务体系。
  
  “在2008年市场最冷的时候,我们凭借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凭借贴心细致的服务,一点点打破市场坚冰,赢得了口碑。”朱晓玲介绍,当时争取到的很多客户后来都成了公司的老客户。多年来,公司年销售额增长速度均保持在30%以上。2013年,公司销售额近2亿元。
  
  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如今的银锐公司已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获得3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10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生产出世界上最大的玻璃切割流水线,可切割宽幅达13米、厚度达25毫米的玻璃,YR系列全自动切割流水线获得欧洲“CE”认证。目前,公司产品行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美国杜邦公司光伏新材料在中国内地唯一的战略合作伙伴。
  
  创业之路不会一帆风顺,除了最初的资金、技术难题,朱晓玲的企业还曾遭遇骗局,损失高达1500多万元。“吃一堑长一智,战胜挫折再次出发,创业之路将越走越顺、越走越宽。”对未来,朱晓玲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京ICP证040699号-1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