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玻璃

您当前所在位置:

山东淘汰玻璃等八大产业落后产能 积极处理僵尸企业

来源: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26日 浏览:
摘要:

淘汰落后产能,表面去的是“产能”,背后“去”的是各地政府的“钱袋子”、群众养家糊口的就业岗位等一些实实在在的利益。因此,去产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地要采取周密的措施,直面由此产生的企业整合、员工精简、地方财政收入减少等矛盾问题,要及时、到位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利用财税等手段,在融资、物流、水电等方面,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效益,从而真正将资源要素从产能过剩的产业中释放出来,成功转换到那些高效能、高附加值、低耗环保的产品产业中来。

  当前,产能过剩已成为产业发展的一大毒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去产能”排在了2016年五大任务之首。作为传统产业工业大省,今年山东将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化解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玻璃等8大传统行业过剩产能,完善企业退出机制,为先进生产力腾出发展空间。

  德州以市场为手段淘汰平板玻璃落后产能

  在德州凯盛晶华绿色建材产业园,土地平整、设备进场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已经就绪。晶华集团董事长田文顺介绍说,这个总投资30亿元的项目,主要生产太阳能、汽车玻璃等高端玻璃产品。

  “一期投资是10个亿,建设两条超白为太阳能配套的平板玻璃生产线;第二期项目我们是上电子玻璃项目,就是手机屏、电视机屏,做这些超薄的玻璃项目。”

  转型是被市场逼出来的,晶华集团生产的振华浮法玻璃曾经是国内大品牌。但这几年,全国呈几何式增长,产能过剩,价格下跌,产品已没有竞争优势。不得已,他们果断放弃,牵手央企中国建材集团,在超白玻璃、电子玻璃等高端领域下功夫。

  去产能不是目的,腾出空间给高附加值产业产品才是方向。为此,德州市重点培植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四大新兴产业,以攻克关键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膨胀产业规模为主攻方向,加快形成工业增长新引擎。

  德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刘士全认为,在经济下行的压力面前,经济要想稳增长,产品同质化严重、对环境有污染的项目不能再上了,要引进那些有利于化解产能过剩、提高行业技术水平的项目,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临沂念紧环保紧箍咒加速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步伐

  在临沂盛阳集团,去年因为环保不达标,企业被迫关停拆除了一条60万吨焦炉的生产线,同时原先的焦化、建材、钢铁产能也被砍掉了一多半。此后,他们痛定思痛,新上了一条年产260万吨的精品不锈钢生产线。新产品不仅环保达标,而且成本每吨减少了500元,市场前景看好。

  盛阳集团副总经理王功祝表示,他们也算是因祸得福,由于转型的及时,企业年利润可以达到3__5个亿。

  长期以来,钢铁、焦化、建陶等行业一直是临沂工业化的代名词。然而,环境问题也逐渐显现: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空气质量一直在山东后几位徘徊。2015年,临沂以壮士断腕的魄力,对大气污染物超标排放的企业停产治理57家,限产限期治理412家。

  念紧环保紧箍咒只是手段,目的在于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加速企业转型升级。临沂市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组负责人冯凡华表示,严格环保标准,实行环保标准倒逼机制,企业就能提前感受到来自环保方面的压力,就会加快催动他们提前考虑、提前谋划,加快转型。

  山东布局淘汰8大产业落后产能市场手段最关键

  去产能,将是今年我省各地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山东正针对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炼油、轮胎8大行业,进行过剩产能的化解和脱困工作,一方面,分年度制定淘汰计划,推进落后产能退出市场,另一方面严禁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备案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

  记者从省经信委了解到,在年前组织的调研中,各市提报的“僵尸企业”共有448家,其中处于停产状态的占80%,积极稳妥地处置僵尸企业,将是我省化解产能过剩的“牛鼻子”。

  省经信委主任钱焕涛表示,现在要去产能,这是刚性的要求,必须做的,你不去将来就是后患无穷。去产能你要制定规划,安全、环保、节能,制定标准,按标准来评价谁是落后的。一切以市场为手段,积极稳妥地处置僵尸企业,主动减量,努力化解产能过量的矛盾。

  评论:去产能各级政府要舍得自己的“钱袋子”

  淘汰落后产能,表面去的是“产能”,背后“去”的是各地政府的“钱袋子”、群众养家糊口的就业岗位等一些实实在在的利益。因此,去产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地要采取周密的措施,直面由此产生的企业整合、员工精简、地方财政收入减少等矛盾问题,要及时、到位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利用财税等手段,在融资、物流、水电等方面,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效益,从而真正将资源要素从产能过剩的产业中释放出来,成功转换到那些高效能、高附加值、低耗环保的产品产业中来。

责任编辑:徐阳光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京ICP证040699号-1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