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玻璃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光伏电站如何参与碳交易

来源:玻璃工业网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28日 浏览:
摘要:

在节能减排及能源革命的概念下,碳交易也逐渐走入了光伏行业的视野之中,那么一个光伏电站,应该如何参与到碳交易中呢?

  在节能减排及能源革命的概念下,碳交易也逐渐走入了光伏行业的视野之中,那么一个光伏电站,应该如何参与到碳交易中呢?

  1、减排量如何计算?谁来做?

  减排量的计算主要是方法学的选择。根据你的项目设计和将要开发的碳权产品,选择不同的方法学进行计算。以CCER为例,截止到2014年4月18日,国家发改委已在信息平台分四批公布了178个备案的CCER方法学已基本涵盖了国内CCER项目开发的适用领域。光伏电站的方法学也是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学之一。

  至于谁来做,主要就是PDD(项目设计)的撰写,这个主要有咨询公司和第三方核证机构完成。

  2、我是否要加入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

  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只是碳交易一个产品,是否加入CCER,取决于你的项目设计和市场需求,也就是说要看你的项目想要产生什么样的产品,所产生的产品要通过什么渠道交易出去。

  目前国内各试点的交易对象主要为配额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配额是指政策制定者初始分配给企业的的减排量(如上海的SHEA,北京的BEA),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是指通过实施项目削减温室气体而获得的减排凭证。各试点的配额交易中,深圳和北京均为一种产品,上海则分为2013配额,2014配额,2015配额三种产品。

  相较于是否要加入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的问题,如何挣钱才是最重要的,对于CCER的供应量来说,CDM项目的存量会有一部分转到国内CCER市场里,另外有新的CCER项目开发,因此供应量不会太小。而需求一方面是现在各碳交易试点允许的抵消比例、另一方面是国家层面审批的松紧程度,还有一部分则是终端用户的采购意愿。

  3、做的流程及涉及的相关部

  不是CDM项目还是CCER、VCS项目,碳权产品产生的流程和设计路线都大同小异。

  以CCER为例,项目开发之前需要通过专业的咨询机构或技术人员对项目进行评估,判断该项目是否可以开发成为CCER项目,主要依据是评估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主管部门备案的CCER方法学的适用条件以及是否满足额外性论证的要求。

  如果所评估项目符合方法学的适用条件并满足额外性论证的要求,咨询机构将依照方法学计算项目活动产生的减排量并参考碳交易市场的CCER价格,进一步估算项目开发的减排收益。CCER项目的开发成本,主要包括编制项目文件与监测计划的咨询费用以及出具审定报告与核证报告的第三方费用等。项目业主以此分析项目开发的成本及收益,决定是否将项目开发为CCER项目并确定每次核证的监测期长度。

  CCER项目的开发流程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CDM)项目的框架和思路,主要包括6个步骤,依次是:项目文件设计、项目审定、项目备案、项目实施与监测、减排量核查与核证、减排量签发。

  2013年10月24日,中国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在国家发改委主办的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上线。平台包含通知公告、管理办法、方法学、审定与核证机构等基本信息,同时也公布包括审定项目、注册项目、签发项目三类的项目内容。在此平台上,自愿减排项目可以完成审定、注册、签发的公示,而签发后的减排量即可进入交易所交易。

  一个项目如想成为自愿减排项目,首先应该属于国家规定的项目类别,并符合经过备案的方法学。方法学是指用于确定项目基准线、论证额外性、计算减排量、制定监测计划等的方法指南。

  申请备案的项目在申请前应由经备案的审定机构审定。目前已在国家发改委备案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审定与核证机构有3家,分别为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CEPREI)和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CEC)。

  审定完成后,国资委直管的央企中涉及温室气体减排的企业可直接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申请自愿减排项目备案;未被列入名单的企业则需通过,项目所在省一级发展改革部门提交备案申请。

  国家主管部门接到自愿减排项目备案申请材料后,委托专家进行评估的时间不超过30个工作日,并在审查后于接到备案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不含专家评估时间)对符合下列条件的项目予以备案,并在国家登记簿登记。

  而在项目产生减排量后,应由审定和核证机构进行核查核证。随后的减排量备案与项目备案环节类似,也需要30个工作日之内的专家评估与30个工作日内的审查备案。

  4、关于碳交易门槛高的问题

  关于碳交易门槛很高的问题,这张图描述了先前国际碳交易的主要市场情况和产品分类。国内模式也是一样,强制性的减排就是配额交易,自愿性的减排就是CCER交易。

责任编辑:王澎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京ICP证040699号-1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