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动模范郭清以:从司炉工到创新先锋 |
|||
来源:耀华集团 |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摘要:
中建材佳星玻璃(黑龙江)有限公司管网工段长、技师郭清以近日获评2025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 |
|||
郭清以,中建材佳星玻璃(黑龙江)有限公司管网工段长、技师。他带领团队积极创新,攻克国内寒冷地区熔窑低温段烟气回收利用难题;在循环水系统、氨气使用等改造中节能降耗,多项技术革新成果成为公司增效的范例。先后荣获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等荣誉,2025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 2010年,公司迁建成立项目建设组,郭清以成为了项目建设中的一员。刚过完年,新厂址进行地勘,大地里白茫茫的雪半米多深,郭清以和同事拿着测量仪在雪地里来回穿梭定坐标点,东西长1千多米,用双脚丈量每寸土地,在寒风里一站就是一天,看不见了就举红旗,冷了就在搭的简易帐篷里休息一会,为抢进度几天几夜没回家。 靠着这股子拼劲,硬是把“不可能”变成了“超预期”,历时9个月,项目建设从地勘到生产线建成投产,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佳星速度”,郭清以作为其中一员,工作成绩突出,获得了项目建设的一等奖。 如今,厂区里地下管网啥样,老郭闭着眼都能说出来,全是那些年在冰天雪地里摸爬滚打攒下的经验。 敬业奉献:工具箱里的宝贝 创新突破:小改小革迸发大力量 2022年,对主线循环水系统进行改造,老郭想了个好办法,采用循环水回流防冻+小功率泵替代。就这么一调整,一年能省13万度电。将脱硫脱硝使用氨水改造成氨气,氮氧化物排放降下来了,一年又省下230万。空压机系统改造后,一年又省37万度电。这些改造看着不起眼,可攒在一起,就是一笔不小的节降成本账。
2024年,老郭带领管网工段立下军令状:要让每度电、每滴水、每吨汽都创造最大价值!
发电后的155℃低温段烟气能否再利用?再做出价值贡献?寒冷地区熔窑低温段烟气回收利用这个项目,在国内玻璃行业没有先例。“就要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且要吃得香!”冬季寒冷天气,他配合专家团队,对现场环境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对烟气温度、水流速度、水质等各项指标进行了多次验算,带领团队日夜奋战,历经两个月的时间,在冬季供暖前将项目建设完成。 如今,在佳星玻璃的生产线上,烟气余热不再是排放的“废气”,而是被巧妙地“变废为宝”,一年就能省下3510吨煤,少排9500吨二氧化碳。
他带着团队将玻璃窑炉退火A区、B区、C区余热回收换热进行供暖改造,7.3万㎡的厂房全部采用新型供暖,替代传统蒸汽供暖,节约的蒸汽能多发电450万度。
这几年,老郭的技术革新,成为企业节能降耗、增效环保的一个又一个典型案例。 从年轻小伙到年过半百,郭清以把自己半辈子都献给了他热爱的工作岗位。有人问他:这么拼,图啥?他看着车间里的自动化设备,笑着说,我的答案始终没变:“就图生产线设备运转稳稳当当,图年轻工友喊“师傅”时眼里的光,图为客户造好每一片玻璃的庄重承诺。” 在时光的变幻中,“认真敬业”成为郭清以工作最厚重的底色。如今,在佳星玻璃智能化的生产线上,老郭的故事仍在继续,就像那熔炉里淬炼出的玻璃,闪耀着最炽热、最耀眼的光芒! 专注深耕怀满志,敬业奉献展赤诚。在披荆斩棘中开拓前进的无畏担当,在笃行实干中创造业绩的坚定信念,是郭清以践行新时代“劳模精神”的生动注脚。未来征途,郭清以将始终保持“守护”姿态,坚定担当,以澄澈纯粹之心,为集团高质量发展努力展现更大作为。 |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