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玻璃

您当前所在位置:

福耀集团:中国玻璃的全球化之路

来源:网络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20日 浏览:
摘要:

  时光荏苒。说起“走出去”的故事,一幕幕如电影般在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脑中闪过。

  “要走出去,首先必须搞清楚:你拿什么走出去,有没有这个实力?你还要搞清楚:你能为投资地带来什么利好?你更要搞清楚:你走出去是不是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作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的掌门人,日前,曹德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既造福投资地,也惠及世界

  2016年10月,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因一家中国公司的到来变得格外热闹。福耀集团投资6亿美元在此建造的全新工厂竣工投产,这是全球最大汽车玻璃单体工厂,有雇员2500人。

  经过2年多的运营,福耀美国公司已成为当地最大的制造厂之一,同时也是代顿地区最大的雇主之一。美国本地汽车厂商的订单不断涌入,这个工厂仍在计划扩张,雇员人数在不久的将来预计仍会增加。

  然而就在2年前,这座面积达160万平方英尺的工厂还漆黑一片,没有一点生气。这里曾是通用汽车的工厂,2008年金融危机后,通用关闭了这座工厂,此后一直闲置,工人们大部分失了业。

  James Reid是代顿当地居民,过去就在通用工厂工作,2015年1月,他加入了福耀美国公司,从一名普通生产操作工开始,现在已经成长为管理着200多名工人的生产经理。“我们有许多机会,大家都有上升渠道,我真的、真的非常喜欢这份工作,”Reid表示。

  当地人还用特殊的方式欢迎福耀的到来。他们把福耀美国工厂生产的首片汽车挡风玻璃收藏在博物馆里,将福耀美国工厂所在的路段命名为“福耀大道”。

  福耀在代顿的投资,不仅带来了生机活力,也正在引领着当地经济的复苏。当地媒体这样评价福耀:中国制造业企业将生产带入美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希望。

  时至今日,福耀在美国已形成从玻璃原片、汽车玻璃制造、玻璃包边、设计服务、销售为一体的全供应链、全流程模式,并保持持续盈利。至今,福耀集团对美投资总额已超过7亿美元,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美的最大投资。

  2019年4月10日,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黄屏大使考察福耀玻璃美国工厂时表示,作为一家来自中国的制造业企业,福耀成为美国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带动了当地其他相关制造业行业的发展,福耀在美国的运营充分展示了中美开展互利经贸合作不仅造福两国,而且惠及世界。

  是顺势而为,也是必然选择

  “走出去”进行国际化发展,对于福耀集团这样的行业龙头而言,是顺势而为,也是必然的选择。

  2000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与此同时,中国玻璃企业在国际上遭遇反倾销调查。面对不正当竞争手段,福耀拿起法律武器,积极追求商业公平,最终打赢了中国入世后的第一例反倾销案,为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探索了一条道路。

  在此之后,福耀的国际征途进入了快车道,先后与奥迪、宝马、奔驰、通用、大众、丰田、本田等全球知名汽车品牌合作,提供同步设计及OEM产品。

  2010年以后,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及全球化发展的需要,福耀先后在俄罗斯、美国、德国布局生产基地,通过制造、服务、销售全方位“全球化”,更深地进入世界市场的大海中去。

  福耀在海外的第一项重大投资在俄罗斯。2011年,应德国大众汽车的要求,福耀投资2亿美元在俄罗斯卡卢加州建设工厂,这是福耀走向海外的第一个生产性企业。在俄罗斯工厂的竣工庆典仪式上,时任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发来贺信,他表示,福耀集团在俄投资项目的建成,不仅对卡卢加州的经济发展,而且对俄罗斯全国的汽车生产企业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福耀俄罗斯生产基地已成为福耀产品出口欧洲的“桥头堡”。

  2018年底,位于德国海尔布隆的福耀欧洲公司新厂也竣工投产。作为福耀国际化重要战略布局之一,该厂不仅能够零距离地为宝马、奥迪、大众等欧洲传统汽车品牌提供玻璃增值服务,还能对接德国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工艺,从而持续引领汽车玻璃行业。现在一片片福耀玻璃正从这里源源不断地供应到德、英、意、瑞等国家的汽车厂。

  2019年,福耀收购德国老牌汽车零部件公司SAM资产,它的主要业务为生产和销售铝亮饰条,该收购有助于提升福耀的汽车玻璃集成化能力和产品附加值,更好地为汽车厂商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增强与汽车厂商的合作黏性。

  目前,福耀已经在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韩国等9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产销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型跨国工业集团,汽车玻璃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25%。

  “全球化是所有企业的终极目标”,曹德旺告诉本报记者,企业不断壮大以后,必须国际化,才能实现它的价值,才是一个伟大的事业。

责任编辑:上游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4069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