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建材联合会
您当前所在位置:

“咸潮区域大跨径桥梁结构混凝土耐久性提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评审鉴定结果公示

来源: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科技发展部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6日 浏览:
摘要:

“咸潮区域大跨径桥梁结构混凝土耐久性提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评审鉴定结果公示

委托人: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建筑大学、广东省交通运输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武汉理工大学

评审鉴定时间:2022年9月4日

评审鉴定结论:

一、项目的主要创新点如下:

1. 探明了咸潮侵蚀环境下混凝土微结构形成与演变机理,建立了掺杂铝离子作用下的C-S-H凝胶分子模型,揭示了铝掺杂提升混凝土C-S-H凝胶微结构稳定性的机制。

2. 研发了减水、减缩、抗渗、抗裂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功能外加剂和富铝掺合料,提出了咸潮侵蚀环境下基于微结构调控的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提升方法,显著提升了混凝土严酷服役环境下抗裂和抗侵蚀性能。

3. 开发了咸潮侵蚀环境下桥梁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和超高程泵送自密实清水混凝土设计制备技术,解决了混凝土高流态、低温升、清水效果、低收缩之间彼此相互制约的技术难题,实现了低胶凝材料用量、高抗渗性能、高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混凝土的制备;研发了无需冷却水管的桥梁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及施工质量控制成套技术。

4. 发明了表观密度低至2000kg/m3、收缩率低至2.62×10-4、28d抗压强度达120MPa的钢桥面铺装用自养护轻质超高性能混凝土,可显著降低大跨径桥梁的结构自重,提升结构承载力。

二、项目已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1件,发表论文47篇,成果已在虎门二桥、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嘉绍大桥等多项大跨径桥梁工程中实现应用,解决了咸潮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提升的难题,保障了大跨桥梁结构混凝土工程服役寿命,对国内外侵蚀环境下大跨径桥梁结构混凝土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专家委员会认为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富铝掺杂微结构调控机制,咸潮区域用低胶凝材料、高抗侵蚀、高抗渗混凝土配制技术,自养护轻质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备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对该项目的鉴定如有异议,请于公示之日起14日内向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科技发展部反映(电话:010-57811082)。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科技发展部

2022年9月6日

鉴 定 委 员 会 名 单

序号

姓 名

单  位

现从事专业

职称/职务

1

刘加平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专家委员会

东南大学

土木工程材料

院士/教授

2

冷发光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专家委员会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建材有限公司

建筑材料

研究员

3

张  雁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专家委员会

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

混凝土及其制品

教授级高工

4

蒋正武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专家委员会

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材料

教 授

5

张云升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专家委员会

兰州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材料

教 授

6

李化建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研究员

7

王稷良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专业道路工程材料

研究员

责任编辑:单建庆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京ICP证040699号-1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