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建材联合会

您当前所在位置:

孙向远一行拜访伊朗道路和城市发展部、伊朗投资与经济技术支持组织(OIETAI)、伊朗-中国工商会(ICCCI)等

来源:中国建材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24日 浏览:
摘要: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代表团在孙向远秘书长的带领下先后拜访了伊朗道路和城市发展部、伊朗投资与经济技术支持组织(OIETAI)、伊朗-中国工商会(ICCCI)等。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东、非洲建材国际产能合作对接团组系列报道(二)

  1月22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代表团在孙向远秘书长的带领下先后拜访了伊朗道路和城市发展部、伊朗投资与经济技术支持组织(OIETAI)、伊朗-中国工商会(ICCCI)等。

  公务1:拜访伊朗道路和城市发展部

  在伊朗道路和城市发展部,公路、住房和城市发展研究中心(BHRC),外国投资办公室,建设部,建筑材料和产品部,技术部,道路设计部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对接会。

  孙向远秘书长首先介绍了中国建筑材料行业的基本情况,以及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建材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的主要职能。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按照“创新提升、超越引领”的发展战略,把推进建材国际产能合作列为重点攻坚任务,汇集资源,搭建平台,引导、支持中国建材企业按照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快走出去步伐。他提出三点合作建议:一是协助伊朗编制建材行业发展规划;二是汇集中国建材企业的先进技术、装备,整体抱团,在伊朗建设建材产业园区;三是从规划、设计、装备、培训、标准、检测、信用评价等多方面开展合作。他表示,该建议得到了中国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和行业企业的积极响应,也得到了中国驻伊朗大使馆经商参处的肯定。

  伊朗方参会人员主要围绕伊朗基础设施的发展和规划、建材业发展现状、建材装备业需求、产品检测与质量保障、中伊双方的建材投资与贸易往来等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据介绍,伊朗需要990万户住房,规划为50%新建,50%旧房改造,在建筑材料生产、运输、技术服务等方面希望同中国展开深度合作。

  针对伊朗方提出的部分中国建材装备质量保障问题,孙向远秘书长提出中国建材联合会正在配合国家发改委编制建材产品和装备“走出去”的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目录,同时对出口的建材企业进行信用评价管理,发挥中国建材联合会“走出去”产业链和商贸流通产业链的作用,保障中国建材技术装备的“优进优出”及后续的技术服务。

  会谈中,中伊双方达成一致,将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建材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建材产品检测与标准互认、相关专题技术培训、联合举办中伊国际建材展会等事宜。

  最后,在建设部负责人员的带领下,代表团一行参观了公路、住房和城市发展研究中心(BHRC)的产品检测实验室,详细了解了伊朗方相关建材产品的检测方法、标准和实验仪器等,并重点就混凝土、烧结砖等产品的技术标准进行了探讨。

  公务2:拜访伊朗投资与经济技术支持组织(OIETAI)

  下午,代表团一行前往伊朗投资与经济技术支持组织(OIETAI)交流对接。外国投资办公室副局长Akbar Ghahremani先生向代表团详细介绍了伊朗的投资政策及第6个发展计划(2017-2021),其中包括伊朗的经济形式、投资鼓励政策和数据平台业务情况。据介绍,伊朗从2015年开始,经济持续好转。目前,伊朗有7个自由贸易区、22个经济特区。OIETAI提供一站式服务,在投资许可证办理、海关关税、税收优惠、居住工作证照等方面给予指导、监管和协调。现在,中国在伊朗投资项目总数有51个,投资额度达到21.66亿美元,涉及工业、建筑、能源、交通、矿业、服务业等领域。

  孙向远秘书长就伊朗土地政策、矿山所有权和开采权、环保政策、用工政策,以及是否有引进项目的导向性目录等问题向外方提出咨询。据伊朗方介绍,外国公司在伊朗注册后可享受国民待遇,购买的土地为永久产权;可以购买和开采矿山;环保方面需要遵守伊朗相关法律,在注册前需要经过环保部的审批;企业用工需同劳工部门协商,一般是1:3的用工比例。

  最后,Akbar Ghahremani先生表示,伊朗作为拥有8000万人口、辐射周边四亿人口大市场的中东重要国家,在投资方面潜力巨大,他非常欢迎中国企业到伊朗投资建厂,也特别期待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能推动建材工业园区在伊朗的建设,OIETAI将提供各方面支持和服务。

  公务3:拜访伊朗-中国工商会

  在与伊朗-中国工商会的会谈中,Asadollah Asgaroladi主席表示中伊两国在工商领域合作超过30年,特别感谢中方企业在经济、技术等方面对伊朗的支持。本次代表团是商会在2018年所接待的首个中国商务代表团,商会各方面高度重视,对中方的合作需求充满期待,商会也将协调伊朗各方面资源,积极配合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做好相关工作。

责任编辑:单建庆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4069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