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水泥

您当前所在位置:

中国工业经济规模居全球首位 数字经济规模达31万亿

来源:长江商报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3日 浏览:
摘要:

  “我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0多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约971倍,年均增长11%。”9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介绍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时表示,工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信息化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强大引擎,当前,我国建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经济规模跃居全球首位。

  数字经济规模达31万亿

  苗圩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199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突破了1万亿元人民币大关,2007年突破了10万亿元大关,2012年突破了20万亿元,2018年突破了30万亿元。2018年,我们国家的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份额达到了28%以上,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中国的产量占居全球第一。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标志着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经过一个半世纪后我国重新取得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同时,我国工业通信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之后,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在主要领域和方向上实现了“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目标。

  据介绍,我国自主研制的复兴号高速列车、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等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涌现一批以华为、中车等企业为代表的领军制造企业。以移动通信产业为例,我国历经“2G跟随、3G突破”,实现了“4G同步”“5G引领”的历史性跨越,5G标准必要专利数量全球第一。在信息通信技术的强力牵引下,截至2018年底,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了3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3。

  已建成门类齐全现代工业体系

  苗圩介绍,经过70年的发展,目前我们已经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而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成为促进我国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据介绍,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强度由2004年的0.56%提高到去年的1.06%,规模以上工业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了93.4万件,比2004年增长了29.8倍。一些技术已经从过去的“跟跑”到“并跑”甚至向“领跑”去迈进,比如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轨道交通设备、通讯设备等产业都已经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

  此外,70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蓬勃发展,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增加就业、稳定增长、促进创新方面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作为国民经济生力军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3000万家,个体工商户数量超过7000万户,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

  推动重大技术装备高质量发展

  重大技术装备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是基础性、战略性的产品,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国之重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支撑和带动作用。

  苗圩表示,一方面,重大技术装备快速发展,有效地带动了我国产业技术升级,提升了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另一方面,重大技术装备还能够为能源、石化、交通运输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提供基础支撑,满足国民经济建设重大需求。对于加快我们制造强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以C919大飞机为例,在C919的研制过程中也形成了以上海为龙头,包括陕西、四川、辽宁等20多个省市、200多家企业近20万人参与的民机产业链,一批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和包括跨国公司也进入了大型客机的研制体系。

  苗圩表示,将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从研发、工程化、产业化三个环节协同发力,补齐重大短板,提升创新能力,推动重大技术装备高质量发展。第一,要强化统筹协调,加强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协调各方资源,共同促进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发展。第二,要推进研发体系的创新,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上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的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协同攻关。第三,要加强对首台套推广和应用,探索建立首台套应用容错机制,支持使用首台套产品,在应用当中不断地迭代完善提高。第四,要提高国际合作水平,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更深更广地融入到全球供给体系当中去。

责任编辑:上游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4069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