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首次全坝使用低热水泥混凝土 |
|||
来源:央视新闻、中国建材总院 |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9日|||
摘要:
6月28日,在建规模全球第一、单机容量世界第一、装机规模全球第二大水电站——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正式投产发电。 |
|||
6月28日,在建规模全球第一、单机容量世界第一、装机规模全球第二大水电站——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正式投产发电。据悉,白鹤滩水电站工程规模巨大,地质条件复杂,综合技术难度位居世界第一,主要技术指标6项世界第一,其中包括首次全坝使用低热水泥混凝土。 据了解,白鹤滩拱坝289米,相当于100层楼高,为世界第三,坝顶高程834米。如果大坝的泄洪孔全开,奔涌而过的江水6分钟即可灌满整个杭州西湖。世界坝工界有“无坝不裂”的说法,但白鹤滩项目自2017年4月开始浇筑以来,整个大坝未产生一条温度裂缝。这是因为白鹤滩项目全坝使用了低热水泥混凝土。 在白鹤滩之前,大坝主要采用的是中热水泥,但低热水泥会让水化后的升温降低3~5℃,可以满足白鹤滩更高的设计要求。 据介绍,为白鹤滩300米级特高拱坝全坝提供低热水泥的是中国建材总院。低热水泥是中国建材总院的重大科技成果,2006年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10多年来,为推动低热水泥成果转化与工程应用,中国建材总院携手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嘉华特种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攻关,研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工低热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及成套应用技术,混凝土发热量降低15%、抗裂能力提高10%以上,大坝混凝土抗裂安全系数达到2.0以上、超过现行规范最高要求的1.8;形成了“低温升微膨胀高抗裂混凝土及筑坝关键技术”,成功破解了世界难题,结束了以往开裂-灌浆-修补的历史,大大提高了大坝的整体性、安全性和耐久性;为解决水工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这一世界难题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为推动低热水泥在超大型水电工程全坝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
|||
|
责任编辑:褚赞赞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