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祖庙路泥模岗挖出陶瓷碎片 属清末或民国 |
|||
来源:中国建筑卫生陶瓷网 |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5日|||
摘要:
|
|||
![]() 9月24日,有市民在祖庙路泥模岗施工现场发现大量陶瓷碎片,以及个别相对完整的陶瓷器皿。经市博物馆和部门鉴定,这批陶瓷产自清末或民国,属日常用品,有研究价值但无收藏价值。 这批陶瓷碎片集中于施工现场约200平方米的范围内,在地下5米左右被挖掘出来。在泥模岗小凉亭四周,堆放的几堆泥土中夹杂着瓷碗、瓷勺、陶瓷花瓶、烛台等碎片,有些为粉彩瓷,色彩光鲜;有些经过氧化腐蚀后,外围的彩釉层已有部分脱落。 专家初步鉴定为晚清民国陶瓷。佛山市博物馆馆藏研究部主任黄晓蕙鉴定后初步判断,这批陶瓷产于清朝末年或民国时期,距今约有100多年的历史,属当时大量生产的日常生活用品,还有部分是祭拜用的陶器如烛台等。她推测,因为泥模岗靠近祖庙,以前市民到祖庙祭拜后,便将这些陶器遗留于此。 禅城区文体旅游局文物遗产科表示,由于古文物多发现于墓葬区,因此佛山中心城区较少有珍贵文物出土。泥模岗以前是居民生活垃圾的堆砌区,并非专门生产陶瓷的作坊,因此这里发现的陶瓷多数残缺不全,虽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但无市面流通价值。上世纪90年代,同样是对祖庙路和泥模岗进行改造,也发现有古陶瓷碎片,后来佛山市博物馆收藏了十几筐做标本,但只有一两件是保存相对完整的。 (本网编辑 Grace-莹) |
|||
|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