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瓷都德化的艰难转型之路 |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7日|||
摘要:
|
|||
“陶瓷业越来越不好做了,不少做了10多年陶瓷的现在转行做房地产和矿业了。”当地一家艺瓷公司的总经理苏建堆感叹,“陶瓷行业原创性也明显不足,在德化,不少陶瓷企业都缺少自己的品牌,只能做代工,产品同质化严重,甚至彼此间盲目模仿”。他说,“本来就利润稀薄,传统的公务订单又少了,更是雪上加霜”。 据介绍,该公司研发了一系列高端茶具,有的一套要数千元。以前以政府和大型企业的订单为主,高端茶具等商务礼品不愁卖。几年前,一些大企业采购每次都是几万套茶具,现在公务订单几乎绝迹。 “订单少了,企业面临着危机,我们也纠结。”某公司企业负责人说,公司今年开始从商务礼物转到推广个性化产品等中低档产品,同时推广电商销售。 “公务订单少了,反而是契机,更能检验产品是否真正适合市场需求。越是危机,越需要转型升级。”德化县委书记吴深生说,目前德化正大力通过以文化创意推进陶瓷业转型升级,从文化、科技、品牌等多方面助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一些企业亦亮点频出。 德化春秋陶瓷有限公司郭新端副总经理指着自己研发的新产品精密陶瓷轴承说,公司正投入数百万做研发,高薪聘请科技人才,精密陶瓷一项可创造年产值数千万元。 |
|||
|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