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常态性停电停水日子会来吗?媒体分析限电背后玄机

来源:澎湃新闻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7日 浏览:
摘要:

  “金九银十”,时值生产旺季,北方一些地区也即将进入供暖季节。就在这当口,“拉闸限电”意外登上热搜,并引发舆论关注。这波拉闸限电并不仅限于生产领域,甚至在一些地区的民生领域也产生了直接影响。

  例如,吉林市新北水务有限公司2021年9月26日发布公告:按照国家电网要求,将执行东北电管局和吉林省能源局有关有序用电的精神,不定期、不定时、无计划、无通知停电限电,此种情况将持续到2022年3月份,停电、停水变为常态,因此会导致九站泵站断电而无法正常供水,近期会经常出现因停电导致的停水现象,望用水单位及居民及时做好储水准备,随手关闭水龙头,不便之处,敬请谅解!

  根据吉林省吉林市这一水务公司的公告,当地部分居民将在接下来6个月的时间内过上常态性停电、停水的生活。

  另外,近几日,有网友反映,东北多地没有通知突然停电,已经影响到居民生活。有些地方一天停几次电,有些地方停电超过12小时。据悉,9月23日下午16点、17点左右,辽宁沈阳沈北新区、浑南区多地突发停电,持续到当晚8点至23点不等。

  同在东北,一份国网沈阳供电公司的通知显示,近期,受联络线净受能力下降、煤电价格居高不下导致发电厂出力下降等因素影响,辽宁电网供需形势趋紧,短时间内存在电力供应缺口。

  通知称,为缓解电力供需紧缺压力,保障全社会安全可靠供电,最大限度降低电力紧缺对社会、对客户造成的影响,根据国家《有序用电管理办法》,经辽宁省工信厅批准,23日已对辽宁地区实施有序用电。执行有序用电后仍存在电力缺口,根据《电网调度管理条例》,将按照《辽宁省2021年度电网事故拉闸序位表》(辽工信电力[2021]171号)对辽宁地区14个市实施事故拉闸限电。

  为此,据新京报报道,国家电网客服工作人员表示,实际上,东北地区已经首先对非居民执行了有序用电,但是在执行后仍存在电力缺口,目前整个电网有崩溃的危险,才采取了对居民限电的措施。电力供需紧张情况缓解后,会优先恢复居民用电,但目前时间未知。

  人民网-辽宁频道消息,9月26日,辽宁省工信厅、国网辽宁电力有限公司召开全省电力保障工作会议。该会议披露,7月份以来,由于发电能力大幅下降,造成辽宁电力短缺,各地方各单位采取调整峰谷分时电价时段引导电熔镁企业错避晚尖峰生产,调减联络线外送电和优化省内机组开机方式等措施,在7-8月用电高峰期保障全省电力供应。

  辽宁省的这场全省电力保障工作会议还透露,为防止全电网崩溃,根据《电网调度管理条例》,东北电网调度部门依照有关预案,直接下达指令执行“电网事故拉闸限电”。拉闸限电不同于有序用电,是保电网安全的最终手段,用电影响范围扩大到居民和非实施有序用电措施企业。

  不只有东北地区,证券时报披露,9月,珠三角的众多企业,却意外陷入停工停产的艰难境地。广东省内多地工业企业被要求“开三停四”甚至“开二停五”、“开一停六”错峰用电,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带来较大影响。截至9月23日,广东省统调最高负荷需求达1.41亿千瓦,比去年最高负荷增长11%,负荷已七创历史新高。

  根据“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26日文章介绍,限电、停产,正发生在包括江苏、浙江、山东、广西、云南等在内的至少10余个省份的部分地区。

  近日国家发改委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对9个省、区直接点名,指出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9地上半年能耗强度同比不降反升。9月16日,《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出炉,政策再加码。

  在“能耗双控”目标的压力下,部分地区宣布严控能耗,实行用电降负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重点用能企业限电限产。另据多家地方供电公司的通告,电煤供需矛盾加剧也是当地电网供需形势趋紧的重要原因。

  从9月22日晚上起,多家A股上市公司先后发出公告称,由于供电紧张,为响应当地“能耗双控”的要求,上市公司本身或旗下子公司的生产线临时停产。

  “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介绍,从具体行业来看,受到“双限”政策影响较大的行业包括但不限于钢铁、电解铝、水泥、化工化纤四大行业,这些行业的主要特征是高耗电+高碳排,采取的措施包括直接停产、削减产能(20%-90%不等)、错峰生产、分时段限电、削减用电优惠等。

  另外,从8月17日国家发改委披露的2021年上半年全国各省份、自治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晴雨表来看,整体“能耗双控”完成情况并不乐观,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9省能耗强度不降反升,被归为一级预警,浙江、河南、甘肃、四川、安徽、贵州、山西、黑龙江、辽宁、江西10个省份能耗强度降低率不及该省规划,被归为二级预警。

  这里说的“能耗双控”,是指既控制能源消耗强度(也称单位GDP能耗,能源在创造经济产值时的利用效率),也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能耗双控”最核心的指标是作为效率指标的能耗强度,与地区产业结构、技术能力、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是衡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尺。

  国家发改委8月发布文件之后,一些地区开始“命令式”停产,要求高耗能产业停限产甚至拉闸限电。有人就把停产限电归罪于“能耗双控”,认为政策突然加码导致地方突击式停产限电。

  对于这一说法,“侠客岛”微信公众号分析:能耗强度约束制度已实施10多年,“能耗双控”执行近6年,按季度发表的“晴雨表”也做了八、九个年头。“能耗双控”目标要求一直稳定、明确,不存在临时加码。那么,各地全力优化能耗指标、不惜关停生产甚至影响居民生活用电的“一刀切”做法,究竟为了啥?

  文章认为:“说白了,跟开学前狂补作业一个道理。”

  各地本应按照既定“双控”目标落实政策,但自疫情发生以来,受避险资金青睐的大宗商品价格屡创新高,相关企业存在扩张产能冲动。同时,国内有序防控疫情、较早实现复工复产,为承接境内外生产需求打下必要基础。此后,国内工业大省能源消耗迅速上升。

  同时,部分地区在2030年碳达峰预期下,将“碳达峰”前的近10年理解为“攀高峰”的时间窗口,抢着上高耗能、高排放的“两高”项目,违规给“两高”项目开绿灯,想提早把住能耗增量“地盘”。一些地方未批先建项目屡现。

  今年上半年多地能耗不降反升,9省区能耗强度、消费总量均被国家发改委给出一级预警。

  考核压力下,各地又赶紧立“军令状”、加速整改。但转眼已近四季度,全年指标如何达成?于是,一些地方就采取强力手段,定指标、压任务,对产业园区和行业强制性限产停工、拉闸限电。

  “侠客岛”文章认为,平时不作为,临近考核搞层层加码、玩命突击;平时高喊“绿色发展”口号,实际工作中却一再追逐短期效益,这暴露出一些地方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偏差,对绿色低碳转型的谋划不积极。

  “一刀切”要求企业停产、限产,相关产品必因供不应求而价格上涨。又因限产企业多涉及上游原材料,涨价必然导致下游企业利润空间缩减,进而迫使企业将生产成本转移至消费端,提升消费价格,抬高通胀水平。这非但无益于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反而给经济社会带来不必要的失序。

责任编辑:上游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京ICP证040699号-1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