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解读材料

来源:工信部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9日 浏览:
摘要:

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现就《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现就《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指南》出台背景是什么?

  数字化转型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是加速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钢铁行业数字化发展成效显著,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钢铁工业融合发展不断加速,已经成为推动行业降本、增效、提质的重要途径。主要表现在:一是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2022年钢铁行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72.5%,生产设备数字化率53.8%。二是数字化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已建成智能制造优秀场景62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9家。三是国产化装备和工业软件快速应用,“3D”岗位工业机器人应用数量持续提升,无人天车、废钢无人验质、无人打捆包装等得到广泛应用,国产化炼铁、炼钢、轧钢智能系统、制造执行管理系统等实现应用。同时,钢铁行业依然存在数字化转型体系不健全、企业发展水平不均衡、数字化赋能不足等问题。《指南》旨在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指导,全面提升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效率和质量。

  二、《指南》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围绕行业数字化转型痛点难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科学谋划、统筹布局,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着力提升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水平。一是针对数字化转型支撑体系不健全,通过完善标准体系,加快促进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发展;开展数字化评估诊断和标杆示范,帮助企业查找问题,解决不会转、怎么转问题;实施关键软件和装备攻关,解决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卡点、堵点。二是针对企业发展不平衡,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补齐数字化短板,夯实数字化水平较低企业的转型基础;推进重点环节数字化改造,加快推广先进数字化技术应用,全面提升行业数字化水平。三是针对数字化赋能不足,从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3个方面,提出了钢铁行业与新一代技术革命融合创新的发展方向。四是围绕丰富数字化供给生态,提出了着力培育数字化方案供应商,帮助企业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系统解决方案。

  三、《指南》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指南》提出到2026年,钢铁行业数字化整体水平显著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钢铁工业深度融合,行业数字生态体系持续完善,基本实现由单点突破、局部应用向系统性、全局性的数字化发展转变。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数字基础不断夯实,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5%,3D岗位机器换人率达到40%,突破一批工业软件和装备等关键技术,制定一批钢铁数字化转型相关标准;二是数字赋能显著提升,建成6个左右工业互联网平台,组建1家钢铁行业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30家以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优秀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三是示范效应明显增强,建成一批数字领航企业,遴选30个以上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遴选15家左右数字化转型标杆工厂。

  四、《指南》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指南》提出的重点任务分为4方面10项具体工作。一是在夯实数字化支撑体系方面,通过建立健全行业发展的标准体系,推进数字化转型体系化发展;通过开展数字化评估诊断和标杆示范,为具体企业找出数字化转型差距,明确转型方向和着力点,解决如何转的具体问题;通过实施关键软件和装备攻关,夯实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软硬件基础。二是在筑牢数字化转型基础方面,通过推动基础薄弱的钢铁企业装备改造、健全数据采集系统、完善网络基础架构建设,补齐自动化、数据采集和网络化短板;通过推进重点环节数字化改造和推广应用行业先进成熟的数字化技术,促进行业数字化转型整体水平提升;三是在深化数字化赋能提升方面,鼓励行业数字化发展先进企业,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钢铁行业融合创新发展,探索形成钢铁行业数字化发展的先进模式。四是在丰富数字化供给生态方面,针对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提出了服务行业数字化转型方案供应商的培育方向。

责任编辑:褚赞赞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京ICP证040699号-1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