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中国陶瓷对世界制瓷技术和工艺的影响

来源:中国文物网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05日 浏览:
摘要:

中国陶瓷技术的创造和发明,不仅推动了本国陶瓷制造技术的日益提高,而且,促进了世界各国陶瓷制造技术的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这是中国对人类的又一伟大贡献,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应该引以为自豪的。

  自古以来的海上贸易、出口和赏赐的物品主要有纺织品和陶瓷,因而许多学者把这条通往海外贸易的航道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或“陶瓷之路”。自唐以来,陶瓷器出口量就显得越来越多,而且对欧美各国的瓷器工艺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发明陶瓷的历史要比欧洲早1700多年。

  在十八世纪,欧洲人仍然在苦苦地寻觅着瓷器制造的秘密,诚如英国人简·迪维斯在其所著《欧洲瓷器史》一书中所言“几乎整个十八世纪,真正瓷器制作工序仍然是一个严守着的秘密”,而中国,早在东汉时期便已破译了这个秘密。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在其远航归国之后写作于1298年的《马可·波罗游记》中向欧洲人展现了一个瓷器发明之国-中国的迷人面貌,此书较为详尽地记载了中国瓷器及其制作方法。

  自从马可·波罗带来最早的关于中国瓷器制造的实用资料以后,人们显然认为,瓷器同样是用制造其它陶瓷材料的原料及其技术来制作的。马可·波罗的记载,对欧洲人制造瓷器具有启发作用。法国甚至整个欧洲如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真正制品的出现,是1712年来景德镇并在此生活了七年之久的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莱将景德镇制胎、施釉、烧成的技艺传递给欧洲之后,才启迪了那时正在茫然中探索着的欧洲人并使他们豁然开朗。

  日本制瓷工业的和发展和明代中期五良太浦(汉名吴祥瑞)来瓷都景德镇向中国的陶瓷技师学习五年之后返回日本(1513年)开窑烧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日本肥前的有田附近和奈良附近的鹿脊山开窑烧制的瓷器在展示着这一历史的风采。“奈良三彩”是中国的唐三彩传到日本后,日本匠师仿造而成的,日本陶瓷学术界称之为日本“最初真正独特风格的施釉陶器产生的划时代的事件”。

  1223年(南宋嘉定十六年),日本人加藤四郞到中国福建学习制造技术,为时约五年,归国之后在尾张濑户制造黑釉瓷器,烧制成功,后来日本人称瓷器为“濑户物”,并尊加藤四郞为日本的“陶祖”。

  在八至九世纪,波斯陶工仿造传到波斯的唐三彩而制成华丽的“多彩釉陶器”,又名“波斯三彩”-一种在红褐色的坯体表面敷挂一层白色化妆土后,用绿釉和黄褐釉涂饰于其上,或点绘几何纹,花卉等图案,焙烧时釉色流动交融,烧成后光彩斑瓓,颇似唐三彩的瓷器,后来的“波斯青花”——中白釉蓝彩陶器,也是仿中国青花而成的。

  中国陶瓷制造技术,同样启迪、影响了非洲的陶瓷技术的发展,古代埃及最大的制陶业中心,位于开罗南郊的福斯塔遗址出土的六、七十万块陶瓷碎片中,其中百分之七十至八十是中国的陶瓷的仿制品。在输入中国唐三彩之后(公元九至十世纪),福斯塔陶工模仿唐三彩而烧出多彩纹陶器和多彩线纹陶器,中国白瓷传入后,他们仿烧出白釉陶器,十一世纪后,随着中国青瓷、青白瓷(影青瓷)和青花瓷的输入,他们又仿烧出造型和纹样完全类似的瓷质仿制品。陶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表现的内容与其发展同期相处的社会文化前景是分不开的。随着汉末期佛教文化的传入,到了隋唐时期,佛教思想有了更大的发展。

  人们的人生观受到佛教的:“众生平等、精神不灭、生死轮回”等思想的影响,佛教文化和佛教思想的渗入,丰富了陶瓷的表现内容,先后出现的一些“陶俑如来、观音、罗汉、天王、菩萨、达摩”等陶雕作品。各类陶瓷器皿的装饰纹样也丰富多彩,如“莲花图”“宝相花”、“缠枝莲图纹”等,这些陶瓷文化的发展对中国陶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佛教思想对陶瓷文化的渗入,使陶瓷渐渐摆脱了其单一的实用性功能,而转向陈设观赏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从而推动了陶瓷文化的发展。

  当时制作的唐三彩工艺彩陶代表了陶瓷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中国陶瓷技术的创造和发明,不仅推动了本国陶瓷制造技术的日益提高,而且,促进了世界各国陶瓷制造技术的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这是中国对人类的又一伟大贡献,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应该引以为自豪的。

责任编辑:肖笛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京ICP证040699号-1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