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_临夏砖雕艺术研究 |
|||
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 |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23日|||
摘要:
【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砖雕是中国独特的建筑装饰艺术,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的砖雕,各自呈现出不同的工艺手法和风格特点。区域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也反映于砖雕艺术中,形成了以临夏、山西、徽州、苏州、北京、天津、广东为代表的不同流派,中国砖雕呈现出博大精深的艺术面貌。汉儒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融合发展,使临夏文化既丰富灿烂又独具特色,既继承传统又具有浓郁民族特征和地域特色的砖雕艺术是其典型代表。 |
|||
来源 中国建材杂志社 作者 / 甘肃临夏州委党校 王玉芳 砖雕是中国独特的建筑装饰艺术,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的砖雕,各自呈现出不同的工艺手法和风格特点。区域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也反映于砖雕艺术中,形成了以临夏、山西、徽州、苏州、北京、天津、广东为代表的不同流派,中国砖雕呈现出博大精深的艺术面貌。汉儒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融合发展,使临夏文化既丰富灿烂又独具特色,既继承传统又具有浓郁民族特征和地域特色的砖雕艺术是其典型代表。 临夏砖雕的独特风格 1.传统砖雕风格(遗存砖雕):清幽、雅静、简约、精致 临夏传统砖雕走的是文人和专业画家构图作画,砖雕艺人雕刻的路子,从现存的清末民初的砖雕来看,大到影壁,小到腰束、画板,每幅作品都是精美的中国山水花鸟风景画。花鸟画构图和谐有致,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山水大气磅礴,同时又幽静恬淡,仿佛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和飒飒的松涛声。如清代遗存作品万寿观岁寒三友图,寥寥几笔勾勒出苍劲的古松、傲雪盛开的梅花和几杆稀疏的竹子,两只小鸟俯瞰而下。整个画面看似简单,却从大片空旷寂寥的背景中反映出松竹梅内在的精气神,清雅脱俗,令人回味无穷。 2.新时期砖雕风格:繁缛、细密、温婉、华美、写实 1938年,绽成元大师在承接东公馆砖雕作品时,开了临夏砖雕由雕刻艺人独自设计制作之先河。从此,临夏砖雕以大自然为师,反映平民百姓的生活及追求向往,砖雕走向人民大众,为他们所熟知所热爱,砖雕风格也日益平民化、世俗化、通俗化、大众化,呈现出繁缛、细密、温婉、华美、写实的风格。 临夏砖雕的题材特征 1.花卉(包括果实)翎毛 花卉翎毛是中国传统砖雕的主要题材内容和文化内涵载体,在各地砖雕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这一题材在临夏工匠艺人的创作中得到了全面提升,达到了极盛。临夏砖雕以花卉翎毛为主要题材内容,在其雕刻创作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鹿鹤同春、喜鹊登梅、十辈富贵、松鹤延年等是经典内容。 2.博古器具 遍观临夏砖雕,传统现代都有博古题材,形式有整博古和散博古。 整博古就是各种形式的博古架子,分隔摆放宝物器具,如宝镜、宝鼎、如意、玛瑙、书籍、宝瓶、香炉等。整博古主要作为堂心装饰在廊墙、影壁、拱北塔身上,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海棠形、六角形等,主体内容有求知博文、长命富贵、吉祥如意、仁爱孝贤等。新时期的临夏砖雕更是与时俱进,将彩陶王、和政羊、恐龙等临夏的“宝贝”请到了博古架上。 散博古就是将博古架上的器物和其他花卉植物、暗八仙等图案相组合,广泛用于腰束、画板、边饰、挂杄、锤头上,也可以作为堂子题材。散博古在临夏砖雕的应用更加广泛而灵活,可以说无处不在,无处不用。 3.山水植物与建筑 山水植物是临夏砖雕表现的又一主要题材。在明清遗存的砖雕中,80%以上是山水植物砖雕。红园清晖轩南北两侧的一字影壁上12幅砖雕堂子,有10幅是以山水植物、建筑为主要内容的。其中北侧影壁向东一面的堂子《五老观太极》,雕刻的是五棵枝干遒劲的松树,居高临下,气势宏伟,是临夏砖雕的经典之作。民国时期的东公馆集临夏砖雕之大成,使临夏砖雕艺术跃至顶峰,其中两幅主体堂子是《子孙万代》(雕刻内容是一树硕果累累的葡萄,寓意子孙繁盛)和《江山图》(见图2),反映了临夏人民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对家乡一草一木的眷恋之情。 4.几何纹样 几何纹样具有程式化的特点,装饰性极强。受阿拉伯文化的影响,临夏砖雕中的几何纹样越来越丰富多样,广泛装饰在基座、窗台底、窗户等处,如东公馆、蝴蝶楼的窗台底装饰就是各种几何纹样。也有以几何纹作堂心的,如蝴蝶楼的廊墙和大拱北内部影壁墙即是几何纹样。 5.文字砖雕 文字在临夏砖雕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有以匾额、对联形式出现的,也有以单字(福、寿)作为堂心的,还有整段文字雕刻以表现一定内容的。特别是飞舞的阿拉伯文字砖雕更成了临夏砖雕的一道靓丽风景,如以阿拉伯文字组成的汤瓶,造型优美,令人叫绝。 临夏砖雕的独特体系 1.临夏砖雕装饰部位与装饰形式 临夏砖雕主要装饰在寺院、庙道、拱北和民居的大门、影壁、墙体、窗台底等处。新时期的临夏砖雕还用来装饰文化广场、文化柱、酒肆、山庄和其他公共建筑。一是底座,由板玛、压条、腰束、画板、立画栋、掌锤、瓦面、板凳腿、月光板等构建以各种形式组成;二是边饰,由松腰、板玛、压条、皮条线子等以不同形式组成,主要用来装饰堂心;三是堂心,有中心画(也称圆光、方光等)加岔角和自由构图两种形式;四是檐部,由椽子、飞椽、斗拱、画板、鹁鸽头、吊锤、画栋等构件组成,主要是仿木结构;五是门饰,有只装饰墀头和少许门楣的民居式,有完全砖雕仿木结构的牌楼,有月洞门装饰,还有西洋风格的砖雕门。 2.临夏砖雕装饰之特长 临夏砖雕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影壁和砖雕门制作上。从历史遗存砖雕来看,时间最早的清朝砖雕主要是大型影壁,如北寺影壁、红园清晖轩影壁、万寿观大殿两侧影壁。民国时期的东公馆砖雕影壁就有六座。新时期的临夏砖雕不仅制作各种大型影壁,如榆巴巴拱北、国拱北、台子拱北、大拱北、东乡伊哈池拱北等在改革开放后制作的大型影壁,神韵、能成、青韵、祥泰公司内部影壁,还制作大型文化墙。制作十几米高的堂子,是最难把握和掌控的,反映了临夏砖雕的高超技艺和制作水平。 3.微型摆件——砖雕艺术在新时期的拓展 临夏艺人们用圆雕、透雕和镂雕等方式,雕刻出一件件艺术品,如长城、中华龙、鲤鱼跃龙门、君子图、太平有象等,一般有基座支撑,可摆放在案头欣赏把玩,把砖雕从建筑装饰领域拓展到了工艺艺术品范畴。临夏神韵公司办公楼前的一对花瓶,造型优美精巧,雕工细腻独到,堪称临夏当代艺术品一绝。 临夏砖雕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 首先,临夏砖雕是中国传统砖雕的组成部分,受时代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的影响,追求福禄寿喜财是其文化内涵的主要特征。如东公馆“树德”“怀仁”匾额、瓶居(平居)门、子孙万代(多子多福)、江山图(江山永固)影壁及对联,都是这一文化心理的反映。 其次,临夏砖雕在题材上少有人物故事和生活场景,是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与发展变化之结晶,反映了临夏在广阔的时空变换当中,多民族多宗教文化交流激荡、融合演进的壮丽画卷。 再次,临夏砖雕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深邃的哲理追求。临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砖雕题材部分直接来自大自然,来自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如东公馆西南院西房的一对砖雕墀头雕刻内容是白菜箩卜,带着新鲜的泥土气息,箩卜毛根上带着土,白菜上有只飞落的蚂蚱和从壳里探头的蜗牛。 第四,临夏砖雕具有许多宗教文化元素。在宗教建筑上的砖雕装饰部分反映宗教内容,如文字砖雕、建筑砖雕等。部分砖雕是教民以家庭或以个人名义捐献的,反映了他们虔诚的宗教信仰。 第五,临夏砖雕在建筑装饰上基本是仿木结构,和木刻、彩画有着深刻的渊源。两者不仅在题材和技法上互通有无、相互借鉴,在装饰形式上也基本一致,如门楼、影壁檐部装饰等。榆巴巴拱北雕刻了一座三开间传统房屋立面墙,屋顶檐部基座,可开启的格扇门、格扇窗,门额牌匾,柱子上的对联,门前花卉盆景都是砖雕,显示了临夏砖雕的高超技艺。 第六,临夏砖雕构图自由,形式多样。临夏艺人善于装饰制作一高两低或一高四低甚至一高六低,高达10米左右的大型影壁墙,还有长达20多米的砖雕围墙、院内隔墙。如榆巴巴拱北院内有两道隔墙正反两面全部应用砖雕装饰,第二道隔墙豪华的须弥座上则全是各式花瓶,插着四时花卉,圆雕、镂雕、透雕、浮雕、线刻综合应用,四面皆可观赏,是一面砖雕艺术墙壁。 |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