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一个相对小众的行业

来源: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6日 浏览:
摘要:

 “‘十四五’期间,包括磷石膏在内的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前景广阔。”中国建材规划研究院院长曾令荣表示,当前要避免同质化,更多在生态治理、环境修复领域积极作为,在应用领域增加标准供给,加快应用领域从创新突破,形成政产学研协同发力的新局面。

一个小众行业 事关一件大事

  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一个相对小众的行业,近年来社会关注却越来越高,因为不仅事关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循环利用,更是实施长江生态保护国家战略的题中之义。

  8月22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国家环境保护工业副产石膏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中心在南京共同举办“第五届工业副厂石膏综合利用高峰论坛”,来自全国各地产、学、研、用各界150多位专家代表聚焦这一新兴热点,共谋工业固体废物高质量应用的出路和对策。

  工业副产石膏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大宗工业固废,我国产量大,涉及面广,目前各类副产石膏存量超过10亿吨,而且新增产量呈逐年上升之势。工业副产石膏的产生和堆存不仅大量占用土地,还严重破坏土壤和水资源环境,加重空气粉尘污染。

  中国建材联合会石膏建材分会理事长徐洛屹说,副产石膏名列八大工业固废行列。目前,我国石膏已成为利废典范行业,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为50—60%,其中副产石膏利用率达到60—70%,但不同类型的副产石膏利用率不同,脱硫石膏利用率80%左右,磷石膏利用率只有约40%。提高磷石膏综合利用率,乃当务之急。

  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李琛也表示说,我国磷石膏累计堆存量已超过5亿吨,每年新产生量7000万吨左右,堆存量还在持续增加。

  “近两年,长江流域四五类水的污染物中,氮、磷超标成为重要特征,而磷石膏堆积是导致长江部分河段水体总磷严重超标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长江大保护污染治理主体平台企业,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邹结富表示,磷石膏是硫酸分解磷矿萃取磷酸过程中的副产物,制取1吨磷酸约产生5吨磷石膏。我国磷石膏产排区域分布不均衡,主要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等长江沿线省份,长江经济带集中了我国大部分磷化工产能。因为缺乏有效出路,多以贮存方式暂存,环境风险较大。为控制长江经济带总磷污染,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生态环境部开展了长江经济带“三磷”专项排查工作,结果表明磷石膏库问题最为突出。因此,长江经济带磷石膏治理刻不容缓。

  在专家看来,磷石膏综合利用相比脱硫石膏难度更大。比如,杂质含量高、技术难度大、利用成本高、分布不均匀,地理位置较偏僻等。

  李琛表示,我国高度重视磷石膏在水泥行业中的应用,出台了很多鼓励政策,尤其是近期密集出台相关文件,涉及发改、生态环境、工信、财税等部门。今年优惠政策更加明显,明确中央预算内投资技改专项涉及水泥窑协同处置磷石膏等项目的,给予10%补助。希望全国业界抓住机,加大创新力度,努力破解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的瓶颈制约。在水泥领域,有效提高磷石膏伴生水泥的性能,定位相关水泥产品应用范围,研制出市场认可接受的水泥产品。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建筑材料工业信息中心主任 曾令荣。

  “‘十四五’期间,包括磷石膏在内的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前景广阔。”中国建材规划研究院院长曾令荣表示,当前要避免同质化,更多在生态治理、环境修复领域积极作为,在应用领域增加标准供给,加快应用领域从创新突破,形成政产学研协同发力的新局面。

  作为工信部“中国工业副产石膏研究与应用示范基地”、生态环境部“国家环境保护工业副产石膏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中心”,同时也是全国唯一一家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系统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江苏一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此进行了20多年的努力,近年来更是明确提出工业副产石膏资源化循环利用产业中对副产石膏优先进行预处理的建议,得到有关各界的积极响应。越来越多工业副产石膏加工企业开始认识到,只有品质与质量过硬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站得住脚,才能在给用户带来信心同时给企业带来回报。

  从2019年开始,全国较大规模的磷石膏排放企业,包括四川龙蟒、铜化集团、瓮福集团、云天化等已经斥巨资新上水洗、浮选等预处理装置,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工业副产石膏利用产品质量问题以及后期产品使用效果不佳的现象。

  交汇点记者 邵生余

 

责任编辑:单建庆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京ICP证040699号-1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