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吴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制造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1日 浏览:
摘要:

“聆听了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特别关注到报告中关于‘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容。”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吴兰在接受中国工信新闻网、中国制造记者专访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回顾去年工作全面客观、部署今年工作任务务实精准,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聆听了 李强 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特别关注到报告中关于‘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容。”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吴兰在接受中国工信新闻网、中国制造记者专访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回顾去年工作全面客观、部署今年工作任务务实精准,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吴兰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吴兰看来,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能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能够催生新质生产力。

  吴兰介绍, 习近平总书记 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中,特别强调“江苏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一年来,江苏工信系统坚持以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新型工业化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主线,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提请省委、省政府出台《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行动方案》、召开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梳理形成“1650”产业发展体系,坚持以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来统摄和引领50条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系统构建“1+6”总体工作框架,大力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八大行动,工业经济回升向好、勇挑大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7.6%,超过全国3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6%,新建投产企业贡献全省工业经济30%的增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91.9,连续三年全国第一,两化融合发展水平67.9、连续九年全国第一。

  吴兰表示,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是高端、智能、绿色相互支撑的工业化,是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工业化,也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工业化。

  “2023年, 习近平总书记 先后3次对江苏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赋予江苏‘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要求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吴兰表示,作为一名江苏工信系统的人大代表,深感责任重大,后续工作中,将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

  全力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工业是强国之基,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工业稳则经济稳。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全面落实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关键核心任务。

  对此,吴兰建议:一是保持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着力抓好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强化运行科学监测调度,强化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二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以集群建设统摄引领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优化创新平台网络,构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等新质生产力。四是坚持数字赋能。统筹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深入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强化人工智能全面赋能。五是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稳妥推进工业领域碳减排,加强工业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推广绿色制造,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六是提升产业治理现代化水平。完善产业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优质高效服务体系,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育支撑。

  此外,“制造业人才”也是吴兰重点关注的话题。“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人才队伍建设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吴兰表示,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首先要构建完善的人才工作体系,深化大人才观理念,将企业承载的战略科学家、创新企业家、领军人才、技术工程师等,统筹纳入产业人才工作对象和服务范畴。大力实施国家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帮助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引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有望突破“卡脖子”难题或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的尖端人才,培育支持一批创新企业家、先进制造技术人才和先进基础工艺人才。推动龙头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高校院所等创新资源,组建一批人才攻关联合体。其次要构建全周期的人才服务机制,可以推动企业与院所、园区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建设人才实践基地,建立企业人才申报、引进、培育、使用、服务全周期的管理体系。

责任编辑:褚赞赞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京ICP证040699号-1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