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国家发改委明确未来三年价格改革攻坚“路线图”

来源:新华社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13日 浏览:
摘要:

  国家发展改革委10日对外公布《关于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到2020年以“准许成本+合理收益”为核心的政府定价制度基本建立,促进绿色发展的价格政策体系基本确立,低收入群体价格保障机制更加健全。

  根据意见,到2020年,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基本完善,市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体系更加完善,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市场价格环境基本形成。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说,抓住价格这个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效率的“牛鼻子”,构建更加科学、规范、透明、灵活的政府定价制度和价格监管体系,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意见聚焦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农业、涉企收费、市场价格监管、民生保障等七个方面,提出重点改革任务。

  适时放开气源价格和销售价格

  扩大市场形成发电、售电价格的范围;深化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适时放开气源价格和销售价格;扩大铁路货运市场调节价范围。

  建立健全以“准许成本+合理收益”为核心、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定价制度。对输配电、天然气管道运输、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等重点领域,全面开展定价成本监审。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景春梅说,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是垄断行业市场化改革的“牛鼻子”;对自然垄断环节定价进行成本监审,有利于打破成本“黑箱”,是垄断行业监管的重大制度突破。

  取消医用耗材加成

  加快理顺城市供水供气供热价格。研究逐步缩小电力交叉补贴,完善居民电价政策。巩固取消药品加成成果,进一步取消医用耗材加成,优化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研究完善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政策。按照体现公益性要求,研究制定国家公园价格政策。

  医用耗材包括心脏支架、人工膝关节、手术用纱布、手术缝线、牙材料等。目前各地医用耗材加成基本在5%至10%。我国已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专家指出,进一步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人民要求。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说,要引导资源在公共服务领域高效配置,对政府定价的环节,科学界定财政补贴、使用者付费边界,建立健全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引导低碳生活方式

  制定完善绿色消费价格政策。定期评估完善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政策。完善北方地区清洁供暖价格政策。根据成品油质量升级进程,制定国VI标准价格政策。

  完善绿色消费价格政策是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据了解,我国将综合运用峰谷价格和阶梯价格、扩大市场化交易等措施,促进北方地区“煤改电”“煤改气”。探索实行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差别化收费制度。合理确定和调整居民用电用水用气各阶梯用量、价格,研究拉大价格级差,提高居民节约意识。

  防止出台限制公平竞争政策

  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严格审查增量,防止出台新的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逐步清理存量,稳妥有序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推进反价格垄断执法常态化精准化。构建经营者价格信用档案,对价格违法的失信行为实行联合惩戒。

  地方保护、区域封锁、行业壁垒、企业垄断……针对这些不符合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现象,我国已出台《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

  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通过大力实施竞争政策,保障各类市场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使缺乏竞争力的企业退出市场,让优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因获取更多的资源而发展壮大,将提升相关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的活力。

  建立政府定价收费项目清单制度

  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管理,严格落实收费公示公开制度。清理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建立政府定价收费项目清单制度,实现全国一张清单、网上集中公开、动态调整管理,清单外一律不得政府定价。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张连起认为,涉企收费高的要害在于一些地方政府对行政性收费和经营收费存在一定依赖。建立清单制度,接受包括新闻舆论在内的社会监督,切实对涉企收费“瘦身”,对于振兴实体经济极为必要。

  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不因价格改革降低

  加强民生商品价格监测预警,研究完善价格异常波动应对预案,健全重要商品储备制度。认真执行并适时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制定低收入群体保障预案,完善配套政策。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温来成说,这体现了新阶段价格管理的特点,即实行价格、财税等政策工具联动调控价格总水平。同时,重视民生保障,切实兜住民生底线。

  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在总体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扎实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改革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胡祖才说,坚持综合配套施策,更加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保障农民利益,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责任编辑:上游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4069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