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水泥股权之争最新消息 山水集团烽烟四起 |
|||
来源:齐鲁晚报 |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17日|||
摘要:
事关山水的股权争夺,数年未了,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是不亚于“宝万之争”的宫斗大戏。持续的股权争斗正是被认为是山水水泥近期10亿票据违约的主要原因。 一边免职,一边勤勉,这尴尬与时隔两个月前的发生惊人的相似。那么,山水水泥股权之争有什么最新消息呢? |
|||
外乱内稳 持续的股权争斗正是被认为是山水水泥近期10亿票据违约的主要原因。招商银行作为山水水泥的联席主承销商在近期公告中提到,认为其债务违约主要是“公司因控制权问题,导致融资渠道受限”。 山水集团认为对于本次违约,完全是现在山水水泥董事会的畸形状态,无法使到期债务得到有效解决,只要上市公司董事会改组成功,亚洲水泥(302.5元/吨,0%)和中国建材进入董事会,规范运作,以山水集团资产质地的优良和良好的盈利能力,所有债务风险将彻底化解。 2016年12月15日,山水水泥发布公告——“山水集团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公司,订立债权投资框架协议,内容有关信达山东或其关联方拟向山东山水进行债权投资,以供山东山水解决其相关债务违约问题及补充流动资金。”实际上与信达签的这个框架,是天瑞和上市公司运作的,并未经过山水集团董事会审议,具体协议内容处于“保密”状态。信达作为山水水泥配售新股的六个购买方之一,招行承销的10亿元中票到期前,山水集团财务部长多次找信达沟通,对方以各种理由避而不见。 山水集团表示,近期集团部分债务到期,为了妥善处理到期债务,一直积极与银行等金融机构沟通,但是涉及到上市公司需要协助办理的事项,上市公司故意设置障碍,给山水集团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宓敬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山水集团正积极寻找解决方案,通过各种渠道协调,加强与银行和债券持有人的沟通,大家对山水的前景还是很看好,已与多家金融机构达成和解协议。去年一年的生产经营迅速恢复,企业扭亏为盈,今年良好的盈利预期,为债务和解奠定了良好基础。 有趣的是,3月2日,山水水泥再一次发布公告“澄清有关山水集团运营的报道”。公告称,宓敬田是假借山水集团党委名义,企图混淆视听,颠倒是非。其非法行为并未对该集团的营运或财务状况产生任何重大影响。 其实,成立“党委专项工作小组”,不是假借党委名义,而是山水集团党委作出的决定,也不是取代山水集团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团队,恰恰是按照党章的要求,更好地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维护职工的权益,全面完成2017年经营目标。 记者注意到,进入3月份,水泥行业即开启上半年的涨价模式,综合来看,全国水泥价格指数环比前一周抬升0.33%个百分点至0.82%,而相比去年同期,全国水泥价格指数涨幅近30%。 加之目前,国内水泥市场已进入到季节性恢复,但一季度的大规模错峰生产和停产限产依然会对熟料供给造成压力,进一步推高水泥价格。 山水集团产能重点分布于山东和辽宁两省,在全国10余个省份设有百余家分支机构,年总产能约1亿吨,位于全国第六位。本报记者在平阴厂区看到环境整洁,生产秩序井然。 而且,山水集团与行业内的交流事务也如常,2月14日下午,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孔祥忠莅临山水集团检查指导工作,宓敬田与之会见,双方就积极落实国办发〔2016〕34号文件,化解过剩产能,区域市场协同整合及组建山东水泥投资公司等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就巩固双方合作机制达成了诸多共识。 此前的1月23日,宓敬田在集团总部会见了来访的中联水泥(311.79元/吨,0.23%)集团总经理兼淮海运营区董事长孙建成一行。 宓敬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除了表示了对于山水集团盈利的把握,还提到,“以行业自律的形式化解产能过剩,国内目前只有水泥行业。而通过行业自律上升到国家层面,现在也没有其他行业能够做到。” 相关链接: 山东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山水集团)的前身是国有企业济南山水集团,为济南市建材局改革及济南水泥厂、东方红水泥厂两厂搬迁需要,1996年10月由济南市建材局属下17家企事业单位整合成立济南市建筑材料工业集团有限公司,2000年更名济南山水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山水)。 2001年8月,山水集团职工以现金出资入股,成立济南创新管理有限公司,先后收购长清水泥厂和潍坊水泥厂,建立旗下水泥实体企业。 2004年,经政府批准,创新投资的股东同比例出资注册成立立新公司和建新公司,收购了济南山水集团的全部国有资产,由此完成了山水集团的整体改制,即由原来的国有企业彻底改变为由3947名职工股东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山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5年4月,山水集团为了实现香港上市,创新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中国山水投资有限公司(山水投资)。 2008年7月,山水集团在香港主板上市,即山水水泥(00691.HK),山水投资作为山水集团香港上市公司山水水泥控股股东。 山东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山水集团)的前身是国有企业济南山水集团,为济南市建材局改革及济南水泥厂、东方红水泥厂两厂搬迁需要,1996年10月由济南市建材局属下17家企事业单位整合成立济南市建筑材料工业集团有限公司,2000年更名济南山水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山水)。 2001年8月,山水集团职工以现金出资入股,成立济南创新管理有限公司,先后收购长清水泥厂和潍坊水泥厂,建立旗下水泥实体企业。 2004年,经政府批准,创新投资的股东同比例出资注册成立立新公司和建新公司,收购了济南山水集团的全部国有资产,由此完成了山水集团的整体改制,即由原来的国有企业彻底改变为由3947名职工股东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山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5年4月,山水集团为了实现香港上市,创新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中国山水投资有限公司(山水投资)。 2008年7月,山水集团在香港主板上市,即山水水泥(00691.HK),山水投资作为山水集团香港上市公司山水水泥控股股东。 |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