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水泥:碳排放“双控”成为今后行业要面对的问题 |
|||
来源:证券之星 |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8日|||
摘要:
9月22日,华新水泥(600801)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9月12日接受机构调研,中金证券、华润环保、建明资源、摩根斯坦利、嘉实基金、花旗银行、华泰证券、申万香港、千禧资本、弘鼎资本、润淼资产参与。具体内容如下。 |
|||
9月22日,华新水泥(600801)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9月12日接受机构调研,中金证券、华润环保、建明资源、摩根斯坦利、嘉实基金、花旗银行、华泰证券、申万香港、千禧资本、弘鼎资本、润淼资产参与。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如何看待混凝土行业竞争格局及应收账款? 答:(1)随着水泥散装率超过 50%的时候,混凝土业务就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也是进入混凝土行业的最佳时机。华新是在 2005 年开始进入混凝土行业,现在华新主推一体化的商业模式,使我们的混凝土业务具备强劲的竞争优势。(2)以前中国水泥、骨料业务也是赊账模式,但逐步被包括华新在内的龙头企业改变并形成现在现款现货的商业模式。混凝土目前赊销的商业模式也需要头部企业去改变它。华新控制应收账款的做法在一体化商业模式下主推现款现货的商业模式,通过选择客户、内部信用控制等系列方法降低应收账款。 问:公司如何看待今后行业碳指标分配? 答:水泥行业纳入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势在必行,碳排放强度和总量控制双控成为今后行业要面对的问题。由于国家的目标是减碳,所以企业获得的碳配额基本上是不够。可参照欧洲碳排交易市场经验,欧洲的碳价上升和它整个水泥价格上升是成正比的,但同时水泥的消费量又是下降的。碳价上升,既有利于保护环境,同时又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问:公司如何看待未来国内水泥行业的并购? 答:个人认为,未来一定会发生水泥行业的并购整合情况,只是时间问题。未来 C10 可占到 80%的产能,C20 占到 90%。 问:能否介绍下非洲市场情况? 答:首先,非洲地区的人均累计水泥消费量不高,现在人均年水泥消费量均未达到 100 公斤。未来非洲必有基建需求,但不会是中国模式,所以不能将中国发展模式复制到非洲。其二,非洲地区较好的矿产资源不多,这对项目的建设会带来一定的困难。其三,非洲地区基础条件差,电力供应弱,影响项目的建设周期。华新在非洲发展是根据当地市场需求来决定项目大小,充分发挥整合各项资源的能力优势,不以破坏当地市场供需平衡为目的来发展业务。 问:公司未来整体资本开支及分红比例情况? 答:我司整体的资本开支会逐年下降(不包括并购),未来 2-3 年的分红比例会维持目前状态。 问:公司一体化战略的有效区间是否仅在长江流域? 答:华新每条生产线产能都不会很大,我们认为大型生产线虽有成本优势,但辐射范围很短。我们每条生产线均是根据区域消费量来设计,不临江的生产线也有较好的一体化辐射范围。 问:未来水泥行业的竞争格局与碳排指标的关系是? 答:个人判断未来水泥行业趋势为两高一低,即水泥价格和水泥碳价上升,水泥消费量下降。目前是三低,即水泥价格下降、水泥碳价下降、水泥需求下降。三低不可持续,两高一低是转型发展的必然。 问:公司海外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答:华新的海外发展围绕三点核心一是为国争光,响应国家“一带一路”;二是造福当地,为当地创造就业和税收;三是拓展市场,为企业挣钱。海外业务将是华新未来发展最亮眼的业务,将华新打造成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