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 > 煤炭

煤炭行业首例债转股进展顺利

来源:网络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21日 浏览:
摘要:

  上海证券报消息,日前,煤炭行业首例债转股进展顺利。山东能源集团财务总监李继斋介绍,目前债转股第一阶段转型发展基金项目资金已到位94.5亿元,市场化债转股不仅解决了集团煤炭业务面临过重的财务压力,同时还赋予企业更多的发展动能。

  山东能源集团“债转股”是全国首批试点,也是煤炭行业首家案例。随着去杠杆、债转股政策推进,山东能源集团在省政府和银监部门积极指导下,携手建设银行,最终达成了此次债转股方案。

  2016年11月14日,建设银行、山东省国资委、山东能源集团共同签署了市场化债转股框架合作协议。这是山东省首单市场化债转股项目,也是全国煤炭行业首单市场化债转股项目。

  据介绍,山东能源集团与建行达成的市场化债转股的基本方式为用新股还旧债。由建行吸纳社会资本,通过设立产业基金,投资山东能源集团控股子公司股权、债权资产,用以归还能源集团银行贷款等有息负债。

  引入社会资金以设立产业基金形式进行入股,与《商业银行法》并不相悖,未来建行将由专门机构负责管理相关业务。根据公告,建行拟成立注册资本120亿元的建信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整个集团的“债转股”业务。

  根据此次债转股方案,建行分阶段设立三只总规模210亿元基金,分别为150亿元的“山东能源集团转型发展基金”、30亿元的“医疗并购重组基金”和30亿元的“资本结构优化基金”,三只基金将分阶段、分别组织实施。

  据悉,入股企业分别是山东能源集团旗下的新汶、淄博、临沂和枣庄等四家矿业公司,入股比例不一,基本在10%-20%之间。

  “截至目前,第一阶段转型发展基金项目已到位资金94.5亿元。这也是全国债转股案例中,资金到位最为迅速的。”李继斋表示。

  截至目前,全国市场化债转股案例已有多家。不仅有建行与山东能源集团的项目,还有宝钢、云锡等案例。银行通过引入外部市场化资金,成立基金等形式入股,使市场化方式退出成为主流模式。

  在山东省内,目前多家银行都在筹划债转股事宜。工商银行与山东黄金集团计划开展总规模约100亿元的债转股业务,可使企业杠杆率下降约10个百分点。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也正积极配合总行启动债转股工作。

  建行项目负责人郭勇认为,虽然首批债转股的案例有示范作用,但仍需要因地因企而定,模式很难完全复制。

  如果银行对于一个处于经营稳定期的企业进行债转股,显然不会有好的风险补偿或者安全垫,入股价格就会高。相反,如果对一个难以为继的“僵尸企业”实施债转股,则增大了银行风险,与国家政策也相悖。

  郭勇强调,债转股的两个原则必须遵守。国家政策鼓励对优质且处于暂时困难期,通过注资能有效改善未来经营的企业进行债转股。同时,对于银行而言,与其他机构引领的债转股不同,需要考虑银行传统风险偏好,一定不能忽视资金的安全性。目前看,能源、矿业类企业是最优选择。

  从这个角度看,山东能源集团此前的困境属于对煤炭经济周期判断与资金安排出现问题。“应该说,集团现金流始终是不错的,这也保证了债转股有着较高的安全性。”郭勇认为。

  对于入股企业而言,债转股也仅是其多种财务手段的一种选择。有投行人士表示,目前市场化债转股的成本并不低。如果是经营较为正常的企业,从财务成本上看,债转股的成本偏高,一般超过5%,而银行贷款大约是4.3%附近。因此,单纯跟风“债转股”没有必要。

责任编辑:上游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4069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