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 > 煤炭

煤炭价格下行大势所趋

来源: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20日 浏览:
摘要:

  国庆节后,随着气温骤降,一直价格高企的煤价也呈现降温态势。十九大召开前,神华、中煤等央企客观认识当前煤炭市场形势,主动降价起到了担当作用。不仅如此,产煤大省山西的代表性“5+2“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同煤集团、阳煤集团等顺应市场形势,带头稳定煤炭供应,主动下调电煤价格。

  大型煤企纷纷下调煤价起到了引领作用,市场对供应偏紧的恐慌心态得到缓解。此外,随着先进产能有序释放,物流环节运输畅通,煤炭价格承压回落。

  煤炭价格高企除了市场短期供应不足,也有运力不足的原因。对此,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加快推进煤炭优质产能释放,运输企业要加强运力安排与运输组织,挖掘潜力增加煤炭运力,优先保障重点港口、重点用户和重点区域的运输需求。

  在各方努力下,煤价已经逐渐回归稳定,煤炭去产能任务仍在有条不紊推进。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煤炭去产能的目标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努力下都进展顺利,全年的目标任务有望如期完成。那些过剩的、落后的产能,包括违反环保法律的产能都在采取法治化、市场化的手段,有条不紊地进行去产能。”

  煤企主动降价利好市场

  面对9月初以来煤炭市场供应偏紧形势,刚刚从市场寒冬中走出来的山西煤企开始“出击”:为了抑制煤炭价格快速上涨,稳定煤炭供需形势,在严格履行年度长协合同、稳定年度长协价格的基础上,山西省阳煤、同煤等七大煤企同时下调煤价,以稳定市场秩序。

  国企从大局出发,勇于担当国有企业责任,发挥国企示范和导向作用,带头维护电煤价格稳定,确保迎峰度冬期间能源供应安全。

  组合拳还在继续。国家有关部门要求,煤炭企业加快释放优质产能,提高煤炭供应,稳定电煤市场供需矛盾。各产煤地区要组织指导煤炭生产企业不得以简单停产方式开展或应对执法检查,对具备条件的煤矿加紧落实产能置换方案。9月27日,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今冬明春煤炭供应保障工作的通知》,再次提出加快推进煤炭优质产能释放,认真落实增减挂钩、减量置换政策。

  在神华、中煤等央企客观认识当前煤炭市场形势,主动担当、带头降价后,地方国有企业,同煤、晋煤、晋能、阳煤、山东能源、兖矿等大型煤炭企业纷纷响应主动降价。之后,满世集团、乌兰集团、汇能集团等部分民营煤企第一时间向国企看齐,带头作为,带头降价。在大型煤企带头的作用下和地方企业的支持下,其他煤炭企业也将陆续跟进。在政策的持续引导和国企的努力下,煤炭降价触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有企业和地方民营企业,已有26家企业主动发声降价,煤价将逐渐回归至合理区间。

  成效是显著的。10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环渤海港口动力煤近4成规格品价格出现下调,降幅均为5元/吨,其余全部持平。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我国北方地区11月份将步入取暖季,为保证供暖需要,从10月份开始各大供暖企业都会集中采购煤炭,进行冬储。此后,随着包括山西省在内的煤炭主产区优质产能的陆续释放,煤炭供应偏紧的局面可能在明年年中得到缓解。

  去产能效果好于预期

  政策效果显现产能加快释放。9月份以来,煤价持续上涨。政策作为关乎煤价稳定的最直接因素,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连续发文强调煤炭供应。强调要加快推进煤炭优质产能释放,各产煤地区要组织指导煤炭生产企业不得以简单停产方式开展或应对执法检查,对具备条件的煤矿加紧落实产能置换方案。运输企业要加强运力安排与运输组织,挖掘潜力增加煤炭运力,优先保障重点港口、重点用户和重点区域的运输需求。

  去产能工作呈现出进程“加速”、效益“突出”、手段“丰富”的积极态势。多部门普遍反映,本轮钢铁煤炭去产能“力度强于预期、进展快于预期、效果好于预期”。

  作为全国煤炭大省,山西2017年需化解1740万吨煤炭产能,目前已将压减任务分解到市县、企业,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其中,晋煤集团将关闭退出3座煤矿,退出产能635万吨,在全省任务中占比超过1/3。集团旗下晋城蓝焰煤业古书院矿产能330万吨,为此次退出的最大矿井。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全国共退出煤炭产能1.28亿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量的85%。其中,内蒙古、辽宁等7个省(区、市)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国务院国资委也在近日称,煤炭去产能进展顺利,已完成煤炭去产能2388万吨,已累计重组煤炭产能1亿吨。

  煤炭去产能效果好于预期离不开政策的正确引导和企业的担当精神,同时,必要的监管长效机制也行在路上。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第三方征信机构东方金诚公司和大公国际公司,对重点企业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情况的信用数据进行采集,通过充分发挥信用监管手段,引导煤炭、电力企业严格履行中长期合同,促进煤炭稳定供应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大数据充分发挥国家监管引导煤价,可以监管各个企业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情况,从产能产量、去产能情况和煤炭库存等方面进行监管,稳定煤价。

责任编辑:上游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4069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