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 > 煤炭

3月份煤炭市场走势预测

来源:中国煤炭市场网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27日 浏览:
摘要:

  目前市场最关注的两个问题:

  1、疫情何时结束?

  2、后期煤价怎么走?

  产地方面:疫情期间,“三西”地区国有矿保持正常生产,且多以火运为主,多数私营矿处于申请复工阶段,部分矿已经验收完毕陆续进入复产阶段。但是受疫情管控影响,部分员工、司机返程不确定,即使返工也要隔离14天到岗,人员短缺导致煤矿产量较小,乐观估计恢复正常生产要等到3月初。

  矿方表示,目前,坑口供应紧张局面持续,但是部分路段管控有所放松,加之高速免费后运费下降,矿上拉煤车明显增多,煤价持续稳中上涨,内蒙某煤矿末煤价格年后累计涨幅50元/吨左右。

  长协方面:神华外购煤招标情况不尽人意,神华优先保内部电厂、其次保已签长协、最后保未签长协。中煤目前稳定,保已签长协大电厂。同煤煤源也不足,目前各站台存煤少。

  北方港口方面:来煤情况:长协煤到港情况稳定,市场煤发运极少,一是煤价倒挂,拉运积极性低;二是坑口和发运站煤源紧张。下水情况:目前只是部分小船拉运, 询盘问价增加,但实际成交少,预计3月上旬才有真正的市场需求。

  库存情况:当前库存1640万吨左右,较春节前降229万吨(比最低时候增60万吨),尤其是秦皇岛港库存增加明显。

  价格方面:发运至北方港平仓成本分别为:山西煤587元,蒙煤601元,陕煤635元。2月26日CCTD环渤海动力煤5500K现货(日度)参考价指数报575元,成本倒挂分别为12元、26元、60元。近日港口市场新增询货需求偏少,除部分贸易商将长协资源按市场煤销售外,其他有现货资源的供应商屈指可数,供需心态分歧,市场成交僵持,短期现货煤价涨跌均乏力。

  北方港突出问题:目前来煤长协稳定供应,但市场煤供应偏少,贸易商拉运不积极,但是出货也少,价格已涨20-25元/吨,后期价格随着长协到港量逐步增加,下游消耗少,价格将松动。

  进口煤方面:下游电厂对3月份的进口煤招标采购收尾,进口煤离岸价小幅下降。当前澳洲(CV5500)FOB价格57-57.5美元/吨;印尼(CV3800)FOB价格36.5-37美元/吨。随着国内煤炭供应逐步恢复,且海运费BDI有触底反弹迹象,部分贸易商开始对后市产生悲观情绪。前期来煤电厂继续通关,前期平控政策没有改观,由于疫情,船不让靠泊印尼等码头,造成后期来煤困难。

  随着国内煤炭供应逐步恢复,且海运费BDI有触底反弹迹象,后期随着内贸煤价松动,进口煤价也松动。

  电量方面:由于疫情影响,开工率低,负荷还在低位运行,开机方式较薄弱,火电还要受区域外特高压影响,随着后期雨季来临,水电也开始发电;随着气温升高,气电也开始发力;光电、风电、核电也开始发电。电力消耗只用于民用电和部分市场用电,随着气温上升,民用电也降低,这大大挤压了火电,库存:目前六大电库存较节前上升197.8万吨。可用天数44-46天。整体日耗偏低,陆路电厂受疫情影响较大,目前努力在恢复煤炭调入量。下水煤电厂,特别沿江沿海电厂库存高涨。

  电厂后续问题:电量不会一下子高涨,是随着复工逐步恢复恢复中,火电出力还要受周边新能源的挤压,所以煤炭消耗不大。

  物流方面:由于疫情影响,外贸船创运价格历史新低后,开始上涨。

  汽运疫情结束前高速免费,物流成本降低。

  内贸船也从最低价开始酝酿上涨动力。

  物流后续问题:虽受疫情影响厉害,后期随着复工大量货盘出现,水路运价估计要上涨。

  综上所述:目前煤炭价格已经上涨20-25元/吨。后期随着坑口复产增速,下游陆续开工来临,还有长协煤如果有效供应、进口煤瓶颈松动,煤价会在目前基础上出现松动,会下跌10-15元左右。(后期关注政策和复工情况)。

责任编辑:上游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4069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