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电力

多地电网负荷刷新纪录 高温大考各省市如何应对?

来源:腾讯财经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20日 浏览:
摘要:

  今年很热,非洲小伙来中国旅游都中暑了。

  据国家气候中心消息,今年以来,我国气候很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气温偏高。去年12月到今年2月的冬天,是1961年以来最暖的冬季。

  今年春天也热得早,4月27-30日全国共有80个县(市)气温突破历史同期记录,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等地。

  5月17-19日,东北西部、华北东部及内蒙古东部等地出现1961年以来最早的高温天气,其中内蒙古东南部、吉林西部、辽宁西部等地的最高气温超过40℃,局地超过42℃。

  而夏天更是热得疯狂。气象资料显示,6月26日以来,热浪席卷我国多地,有超过一半的国土面积(522万平方公里)被高温天气所掌控。

  根据中国气象局官方微博7月19日发布的消息,当天起未来三天,北方高温范围开始缩减,东北、内蒙古将先后摆脱高温,华北大部21日高温也会减退。但南方高温没有消减迹象,且炎热程度逐步升级。

  面对高温,南京、武汉、杭州、重庆等“火炉”城市纷纷向群众免费开放纳凉空间。南京开放9个防空洞纳凉,武汉开放1400余个社区纳凉点,杭州开放4处避暑纳凉点,重庆开放96个纳凉点。

  不过,应对高温,城市还需要以人体健康为导向,重点关注低收入群体、老年人口等脆弱人群,从高温预警、城市规划、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入手。

  多地电网负荷刷新纪录

  晚上热得睡不着,早上醒来一身汗。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邓女士是个“不怕热”的人,往年夏夜开一两个小时家用台式电风扇就能度过,而今年7月初就开空调了。

  “我住顶层16楼,朝南的窗户又大。往年白天热但到晚上就凉快了,今年不一样,到晚上还是那么热。”邓女士说。

  邓女士的感觉并未出错。根据中国天气网的统计,近30年来,北京7月的夜温越来越高,1999年以来夜间最低气温普遍超过23摄氏度,暑夜越来越难熬。

  据北京市气象局官方微博“气象北京”的消息,截至7月13日,今夏虽尚未过半,北京高温日数(日最高温≥35℃)达到17天,已超过近十年其他年份整个夏季的高温日数。

  北京并不是个例。中国气象局消息称,6月26日以来,北方地区遭遇了近12年以来最强高温天气过程。其中新疆、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地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达到40~42℃,突破了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天气热,多地电网负荷刷新纪录。

  国家电网7月13日消息称,自7月4日度夏首轮大负荷以来,京津唐电网负荷达到5779万千瓦,北京电网负荷达到2122.5万千瓦,天津电网负荷达到1484万千瓦,河北南网负荷达到3410万千瓦,蒙西电网负荷达到2738万千瓦,均创历史新高。

  还有地方存在电力“硬缺口”。据安徽电力迎峰度夏工作会议消息,今年安徽省电力迎峰度夏预计最大用电负荷约3450万千瓦,比去年最大用电负荷增长8.9%。若出现长时间高温天气,或发电机组非计划停运以及不能稳发满发等情况,电力供应高峰时段将可能出现缺口,最大缺口或达50万千瓦。

  电网负荷飙高的主要原因是连年增长的空调制冷负荷。2016年河北南网空调负荷达到1080万千瓦,今年预测将达1180-1280万千瓦。考虑基础负荷2350-2400万千瓦,综合预测2017年度夏最大负荷需求可达3600万千瓦。

  据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预测,今夏湖北电网统调最大用电负荷预计3100万千瓦,比2016年微增0.51%;空调降温负荷最大可达1350万千瓦左右,占总负荷量的43.55%。

  7月12日18时,北京电网最大负荷达到2122.5万千瓦,其中空调降温负荷占比约52%,首次超过全网负荷一半。

  城市应对各出奇招

  高温热浪天气炙烤城市,也在考验城市的管理能力。

  目前,我国把高温气象灾害分为三个级别:较重高温(黄色预警),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严重高温(橙色预警),24小时内最高气温在37℃以上40℃以下;特别严重高温(红色预警),最高气温高于40℃。

  不过,有学者指出,从精细化的角度考虑,完全依靠这类指标来进行高温灾害预警显然是不够的,建议搭建适合不同地区、不同气候背景下的高温灾害风险预警指标。实施基于风险管理模式的风险评估及区划,并将之融入高温热浪预警业务工作。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扈海波曾撰文指出,国外在高温热浪预警研究及应用上的做法值得借鉴。国外的高温热浪灾害预警系统主要针对高温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以及其可能导致人员因热死亡的情况来实施。

  比如,美国的酷热天气健康预警系统(HHWS)在空间化天气分型(SpatialSynopticClassification)的基础上,根据未来高温天气的变化情况,来评估这类天气可能会导致的因热死亡人数。

  随着气象数据、遥感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数据的开放,国内不乏高温天气对于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这些研究对全国高温灾害人群健康风险空间格局进行识别,为区域风险防范提供定位定量指引。

  市面上也出现了考虑健康风险的高温热浪预警APP。据称某APP通过对天气气象和空气质量数据进行科学精密的统计分析,能计算出对监测城市未来三天的健康风险等级和预警响应等级,及时向手机用户发布预警信息。

  一位城市灾害应急专家向记者表示,国内城市高温灾害应对能力比较单薄,主要措施还是各单位发放补贴、各场所开放空调等。城市设施越来越好,发生高温极端事件的可能性不高,政府就没那么重视。

  2012年出台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对高温补贴、工作时长、工伤认定、降温措施等核心内容,从法律上进行了明确界定与规范。但实际情况不如人意,补贴被克扣情况时有发生,人社部每年都会就用人单位遵守高温津贴规定情况等内容开展专项检查。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郑诚表示,要改变这一现状,不仅要完善制度,还要改变社会观念,二者是互动的。劳资平等是劳资合作的前提,这一理念还没得到共同认可。

  此外,城市还可以利用城市规划方面的措施,调节缓解热岛效应给城市带来的增温。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生态城市研究所所长邹涛告诉记者,城市的“热岛”一般在工商业密集区,热岛程度会随着面积的变大而增强,可用水体和绿地等城市冷源打散热岛,调节局地气候,为城市降温。

  城市开敞空间的规划也很有必要。道路、高层建筑、工厂充分考虑风向,规划通风廊道,严控建筑物密度与高度。

责任编辑:上游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4069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