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电力

报告:我国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7.54万亿千瓦时

来源:华夏能源网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7日 浏览:
摘要:

  近日,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研究项目(简称煤控研究项目)在京举行中国电力发展形势分析研讨会。来自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国网能源研究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等单位的多位专家认为,2019年全国用电很难继续保持2018年的高速增长形势,未来用电需求增长会进一步降低。同时,新能源电力供应侧的平价上网很快就会来临,3-5年将会形成对煤电的大规模替代,煤电的竞争力会进一步的降低。

  该会议将发布了由华北电力大学撰写的《“十三五”电力煤控中期评估与后期展望》(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预计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7.54万亿千瓦时左右。结合对其他电源装机及利用率的预测,预计2020年发电煤炭消耗量将为13.2亿吨标煤左右并达到峰值。报告最后针对“十三五”后期煤控形势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报告在分析2018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8.5%时指出,新旧动能转换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4.4%,电能替代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2.4%,温度异常和污染治理分别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2%和0.5%。报告认为,电力如此高速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2019年第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同比仅增长5.5%,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4.3%,已经印证了这一点。

  2019-2020年的电力增速则主要取决于旧动能和新动能的转换,即高耗能行业退坡速度和现代服务业的增长速度。报告认为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从2018年的6.84万亿千瓦时增加到7.54万亿千瓦时,“十三五”期间年均用电增速5.8%。

  报告同时对“十三五“电力规划作了中期评估。电力“十三五”规划提出2020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0 亿千瓦,年均增长5.5%。截至2018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19亿千瓦,“十三五”前三年发电装机年均增长7.6%。报告指出,根据近年来电源发展趋势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的投产规模,若“十三五”后期继续保持7.6%的年均装机增速,则2020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2.2亿千瓦,远高于规划目标。

  其中,煤电、常规水电(含抽水蓄能)装机容量与规划目标保持一致;气电由于价格和气源供应等问题、核电由于工期延误,预期装机量将低于规划目标。截止到2018年底,水电装机3.5亿千瓦(含抽水蓄能),完成规划目标92.1%;火电装机11.4亿千瓦(含煤电10.1亿千瓦,完成规划目标91.8%、气电8330万千瓦,完成规划目标75.7%);核电装机4466万千瓦,完成规划目标77.1%;并网风电装机1.8亿千瓦,完成规划目标85.7%;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1.7亿千瓦,超出规划目标54.6%。根据评估结果,报告建议对“十三五”规划目标进行适当调整,将太阳能、风电规划装机容量提升至2.7亿千瓦和2.3亿千瓦,气电、核电规划装机容量降至1亿千瓦和5500万千瓦,其他电源规划装机不变。此外,2018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已达29.6%,若十三五后期“三弃”问题进一步改善,则202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有望提升至32%-34%,超出“十三五”规划31%的目标。

  在煤电方面,报告指出,2017年现役煤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已降至309克标煤/千瓦时,提前完成了“十三五”规划310克标煤/千瓦时的目标。但报告同时认为,由于超低和清洁高效改造已基本完成,考虑到现役装机的巨大基数,后两年新投产高效率机组带来的效率提升空间相对有限。报告估算2020年电力行业煤炭消费量将从2018年的12.6亿吨标煤增长到(电力需求7.5万亿千瓦时)13.2亿吨标煤,这一数字高于“十三五”规划(电力需求7.2万亿千瓦时)下的12.3亿吨标煤和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规划情景(电力需求7.4万亿千瓦时)下的12.9亿吨标煤。

  报告指出,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我国“十三五”后期的电力煤控工作。即便在高增长情景下的7.5万亿千瓦时,电力行业煤耗也将于2020年达峰(13.2亿吨),之后将处于平台期,并随着煤电定位调整和发电效率小幅提高而呈缓慢下降趋势。对于电力行业的煤控工作,报告认为未来需要做到如下几点:(1)持续推进煤电供给侧改革,实现煤电高质量发展(2)提升能效水平,加强需求侧管理;(3)持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速推进电力市场化建设;(4)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推动可再生能源平价上网,加速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份额。

责任编辑:上游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4069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