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运改革对接市场 煤运期待降费提效 |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1日|||
摘要:
|
|||
2012年,我国铁路货运量13年来首现负增长,全国铁路煤炭运量22.6亿吨,也同比下降了0.5%。 今年1月至5月,铁路煤炭运量同比下降3.7%,煤炭运输量占铁路货物运输总量的58.7%,铁路货运总量同比下降3.2%。与此同时,铁路运能却较快增长。近几年来,高铁密集建成,铁路既有线货运能力释放明显。此外,过去几年铁路的巨额投资于2013年后进入集中投产期。从未来的煤炭运输通道建设看,预计2015年至2017年将有山西中南部通道、张唐铁路、蒙东煤运通道和蒙华铁路通道集中建成,煤炭运输瓶颈或将破解。 煤炭运量下降与铁路运能增长是推进铁路改革的原因之一。 此次铁路货运改革中,煤炭行业最关注的是“简化手续和规范收费”。 此前,由于铁路货运手续繁杂,铁路煤炭运输不仅要申报月度计划、请求车计划,还要联系货物的受理和装车;不仅要找铁路货运部门,还要联系铁路调度和运输部门。改革后,货运手续将得到简化。 过去在铁路货运过程中,各环节收费项目繁多,收费主体各异,铁路货运的竞争力和货源都直接受到影响,而煤炭运输更是如此。 煤炭流通环节费用占煤价的50%左右,而不合理的收费如代理费、点装费等又占到整个流通环节的50%左右。煤炭运输过程中的寻租成本很高。实施改革后,货运收费将进一步规范。 从运价看,此前的铁路货运价格无法反映供需关系,如2012年铁路货运量下滑时,铁路运价却上调,特别是对占运量第一位的煤炭,其基价二的涨幅更是达到20%。改革后,货运价格或将上调。但在提高运费前,需要清理铁路建设基金等收费,这样才能切实净化铁路货运市场环境。 我国煤炭生产主要集中在西部、北部地区,消费却大都集中东部沿海地区和南方地区,因此,煤炭市场化的推进离不开运输。铁路市场化逐步推进,有助于建立公开透明的铁路运力交易市场,减少铁路运输中的寻租行为,使原来隐性的寻租费用变成显性的价格传导,确保煤炭价格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
|||
|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