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老网站入口
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深度分析:“十三五”建材产业推进绿色发展的思考

作者:李慧芳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信息中心 建材综合研究咨询部主任,教授级高工
摘要:

绿色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大方向,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建设文明国家的总布局,实现各行各业的绿色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

  绿色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大方向,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建设文明国家的总布局,实现各行各业的绿色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建材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工业,既有自身发展中的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重任,还肩负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材料支撑的重要使命,绿色发展是“十三五”建材工业发展的重要主题,如何实现建材工业更高水平的绿色发展需要寻求新的支撑点和发展路径。

  一、走绿色发展道路是建材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绿色化已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任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国家对节能、环保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今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了“绿色化”概念,并将其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列,这是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的基础上,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提出的任务、目标和具体措施,必将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对建材工业绿色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更高要求,行业发展面临资源、能源和环保约束增强的挑战,建材工业的发展必须全面纳入以节能、减排、节约资源、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化环境保护的绿色生态化发展轨道,建材工业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提升绿色发展能力。

  2、建材工业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建材工业通过引进并消化吸收当代世界先进生产工艺和技术,大力推进产业技术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取得长足进展,特别是进入“十二五”以来,绿色发展已成为行业共识,粗放发展方式得到抑制,治污减排成效显著,生态产业功能更加完善,已成为循环经济发展和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环节。但总体看,能耗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水泥行业的能耗平均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比存在约10%的差距,平板玻璃行业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20%左右;行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2013年建材工业烟粉尘、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占全国工业排放总量的24%、17.6%和10.9%,位居工业部门前三位,加快推进建材行业的产业转型、绿色发展刻不容缓。

  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建材工业必须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提升自身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能力,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充分发挥建材工业综合利用废弃物的特点,拓展产业功能,进一步降低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把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促进建材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现更高水平的绿色发展成为“十三五”建材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十三五”建材工业的发展应牢固确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以实现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加快绿色改造升级,进一步提升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依靠政策标准创新和保障,推进建材工业向更高水平的绿色方向发展。

  1、进一步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提升产业的能效和环保水平

  结构性减排,始终是建材工业节能减排的重点,淘汰落后产能也是推进行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2011-2014年,全国累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6亿吨、平板玻璃产能1.5亿重量箱,已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制定的落后产能淘汰目标。但水泥、平板玻璃依然还是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其落后生产能力还有淘汰空间。

  对产能严重过剩的水泥及平板玻璃行业要加大淘汰落后力度,积极化解产能过剩。一方面要继续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规定,按期、彻底淘汰目录规定的落后产能,另一方面要通过提高淘汰落后产能标准,严格执行能耗限额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快淘汰落后,从整体上提升能效和环保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绿色发展。

  2、以绿色制造技术为支撑,加快绿色改造升级

  实施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的绿色改造。通过技术改造,推广先进生产工艺和节能减排技术,积极开发并推广适用于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等行业能源梯级利用、窑炉烟气除尘脱硫脱硝技术装备;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实施绿色生产;完善节能减排标准、标识等评价体系;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建设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完善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开展能效对标,推进节能减排,全面提升建材工业能效水平和清洁生产水平。

  3、走循环经济之路,向新型环保产业转型

  建材工业是资源综合利用的重点产业,要充分利用建材工业自身的工艺特点,处置工业副产品、城市和生活废弃物,使这些废弃物通过建材生产工艺转化成为建材工业的原料和燃料,这是实现建材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据测算,目前建材行业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量已突破10亿吨,其中水泥(混凝土)和墙体材料生产占90%以上,“十三五”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鼓励并支持综合利用各类工业固体废弃物,继续推进粉煤灰、煤矸石、矿渣、钢渣、工业副产石膏、电石渣等在水泥和墙体材料生产中的综合利用。

  实施水泥窑燃料替代推进计划,推进水泥窑利用可燃废弃物替代化石燃料;积极推进木/竹材料及其废弃物、粮食作物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工业废渣、尾矿及建筑垃圾等的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扩大资源综合利用范围和利用总量。

  加大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污泥、生活垃圾及其他有害废弃物的技术装备研发和推广力度,在中等以上城市周边选择具备条件的水泥工厂进行有害废弃物协同处置改造,使水泥企业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新型工业企业,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推进水泥行业向绿色环保产业转型。

  继续推广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同时加快推进玻璃熔窑、陶瓷窑炉和砖瓦窑炉的余热利用。

  提高矿山的采矿回收率,推进尾矿的综合利用,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走低碳发展之路,积极推进碳减排

  大力研发和推广建材低碳产品,减少生产过程能耗以及二氧化碳排放。积极研发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水泥新品种,大力发展低碳型玻璃产品;推进建筑瓷砖薄型化,卫生陶瓷倡导简单实用化,降低大体量、豪华型连体坐便器、大型立式小便器等产品在总量中所占比例等。

  采取多种途径努力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支持开展碳捕集与碳贮存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关于碳捕集与碳贮存,目前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该项技术,且仅试用于电力及石油工业,由于投资大、成本高,国际上尚没有在水泥生产中工业化应用的实践,我国要积极通过国际合作或重点技术攻关等,推动碳捕集与碳贮存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工业化应用。如果能够获得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将为水泥工业的低碳排放取得革命性成果,水泥工业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将成为可能。

  逐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相应减少碳排放。建材行业以煤炭为主要能源,实施碳减排,从能源利用角度考虑主要是逐步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根据生产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的要求,在优质能源可逐步提高供给能力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相应减少碳排放。如建筑卫生陶瓷产业采用清洁燃料可实现明焰裸烧,达到烧成热耗最低,产品质量最好,能源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相应较少。

  5、适应绿色建筑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绿色建材

  绿色建筑已被列入国家行动计划,是建筑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国先后发布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绿色建筑选用产品导向目录2012》等政策,推动建筑业向绿色化方向发展,提出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的目标,绿色建筑将加快发展;建材工业担负着为绿色建筑发展提供绿色建材支撑的重要使命,绿色建材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并将成为建材工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适应绿色建筑发展需要,围绕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推进,“十三五”建材工业应走产业融合之路,着力推进建材工业与建筑业的融合,大力发展绿色建材,重点发展绿色建筑结构件、绿色墙体部品部件、绿色屋面系统材料及部品、绿色门窗产品、整体厨房、整体卫生间材料和产品等,推动绿色建材向更高水平发展。

  为满足绿色建筑发展的多种功能要求,绿色建材的发展需要以绿色设计为支撑,加大绿色建材技术的研发,加强产品应用开发研究,增强产品设计能力,使绿色建材从产品性能、品质及可选性等方面全面满足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推进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为绿色建筑发展和美化人居环境提供材料支撑。

  6、配合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发展生态治理材料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为增强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必须加快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生态治理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治理工程也将成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生态治理需要大量的材料作支撑,将拉动对生态治理材料需求的增长。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建材工业应加快生态治理材料的研发与推广,推动生态治理材料在防灾、减灾等领域的应用,积极发展生态混凝土制品、桩基制品、挡土墙、地下工程用制品、智能混凝土、无机非金属生态修复材料等生态治理材料。

  以重大生态治理工程为依托,围绕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水灾害、矿山采空区等治理,推进生态治理材料示范工程建设,加快产品研发和技术体系建设,推广使用先进的生态治理技术和生态治理材料,提升生态治理的技术集成能力和总体技术水平,构建有利于我国防灾减灾和生态治理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技术、标准、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推动生态治理材料及产品的发展。

  7、积极推进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绿色发展,构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投融资、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审核、节能环保产品认证、能效评估、环境影响评价、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等第三方节能环保服务,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构建合同能源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发展系统设计、成套设备、工程施工、调试运行和维护管理等节能环保工程服务总承包;探索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服务,扶持壮大节能环保服务产业。

  三、依靠政策标准创新和保障,推动产业绿色发展

  充分发挥产业政策、标准规范在行业发展中的引导、规范、激励、约束和调控作用,围绕绿色制造、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低碳发展、淘汰落后等,适时制(修)订并出台相关的产业政策;推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及时修订完善不能满足当前技术产品发展需要的已有标准,促进行业发展水平与效能的整体提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1、发挥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作用,研究制定并发布建材工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贯彻落实《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等,指导和推动建材产业的绿色发展。

  2、研究并界定淘汰建材落后产能的新标准,修订并发布淘汰落后目录,制定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和实施措施,同时,严格执行能耗标准和环保排放标准,通过监测评估,对不达标企业实行强制停产或关闭,逐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格行业准入管理,加快淘汰落后,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绿色发展。

  3、建立和完善产业能源利用标准体系,完善窑炉耗能标准,加快能源标准体系建设;制修订窑炉余热、余能资源评价、利用标准和设计规范,推进窑炉余热的回收利用;推进能源合同管理,加快企业节能改造,促进节能减排。

  4、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绿色建材共性技术的研究,设立绿色建材专项基金,加大中央预算类投资和中央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的力度;鼓励并扶持绿色发展技术创新,提高绿色制造水平,提升行业绿色发展能力。

  5、实施碳减排推进计划,分地区、分行业对企业进行碳排放基数评估,并向企业下达逐年递减的约束性碳减排指标,在全国全面建立碳交易市场,实行碳交易制度,推动产业低碳发展。

  6、加大政策力度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建材行业协同处置和综合利用城市污泥、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的相关配套鼓励政策,特别是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生活垃圾及其它危险废弃物方面,应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加大扶植和支持力度,推动行业向绿色化方向转变。

  7、建立“谁污染、谁付费、谁处置、谁收费”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市场化定价机制,合理确定各类工业固废处置价格,进一步推动资源综合利用。

  8、加快建立绿色建材发展的标准体系,在设计标准、制造标准、施工安装标准、产品推广等方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实现建材生产与建筑应用的联动发展,进一步推进绿色建材的发展。

  9、制定建材行业能效评估、环境影响评价、资源综合利用评估管理办法,建立独立第三方能效评估、环境影响评价、资源综合利用评估的运行体系和运行机制。

责任编辑: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因特网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京ICP证040699号 海淀公安分局备案号:1101081900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