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老网站入口
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专家视点:水泥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市场机制或将形成

作者:张士秀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信息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级高工
摘要:

从经济学角度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政策和政府行为只能作为弥补市场缺陷的辅助性手段,或在某个阶段后发国家为追赶发达国家所采取的故意扭曲市场的临时性措施。这种产业政策和做法带来的主要问题有三方面:一是难以准确把握阶段性和特殊性矛盾,容易形成一刀切和一茬接一茬的“阶梯式”淘汰;二是因责任划分和利益矛盾,被淘汰企业及其利益相关方阻力比较大,执行不彻底,容易反复和反弹;三是只能解决暂时性或短期矛盾,不能解决长期和根本性问题。一旦政策放松或执行中存在偏差和漏洞,市场就必须进行消化或在较长时期内通过波动和震荡达到回归和纠偏目的。

  水泥既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大宗建筑材料,又是传统和现代制造业特征并存的产业。传统水泥工业生产规模小,自动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低,能耗高,物耗高,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现代水泥制造业恰恰相反:单线生产规模大,自动化水平、劳动生产率、能源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很高,不仅污染物排放量小甚至零排放,而且属循环经济最主要的节点产业,可综合利用或协同处置各类大量废弃物,包括工矿业废弃物、淤泥、污泥、生活垃圾、化工医药印染等危险废弃物。

  我国水泥工业在经历改革开放30多年超常规、超高速发展之后,目前的水泥工业结构既包含了世界上单线规模最大、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自动化程度很高,节能、环保等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非常先进的现代化水泥企业,也还存在着大量大众化技术、传统式管理、节能环保和清洁生产与现代制造业差距甚远的一般性企业。

  水泥工业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从上世纪90年代进行市场化改革、水泥供需矛盾基本解决之后,国家各级建材主管部门就非常重视政策上的引导和调控,不断采取鼓励和扶持先进、限制和淘汰落后的办法,力求调整和优化结构。

  上世纪70年代新型干法诞生,80年代我国开始边引进、边探索、边推广。为推动新型干法建设和发展,国家建材主管部门实施了“低投资、国产化,淘汰落后、等量置换,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重要措施和办法,目的是限制新型干法之外的其它生产工艺,淘汰普通立窑、中空窑和湿法窑,为发展新型干法引航开路。新型干法技术成熟并成为代表性先进技术,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竞争力之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新型干法迅猛发展,新型干法技术也在不断提升,淘汰落后的概念和范围已扩展到新型干法以外的所有其它工艺,甚至包括早期建设、单线规模比较小、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不达标的新型干法。

  此前我国水泥工业淘汰落后、调整结构的产业政策和办法除了标准的提升,主要还是以行政手段为主,包括项目审批、核准;颁发生产许可证;以生产工艺、规模和建设时间为界限,分地区下达淘汰落后指令性计划,甚至由国家主管部门直接公开发布和公示被淘汰企业名录等。

  以行政手段直接干预的产业政策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办法,其优点是直接、简单,便于宣传、易于操作,步调一致,立竿见影。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刚建立的早期阶段,特别是出于赶超战略考量是完全必要的,也显示了强有力的效果。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使我国水泥工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很快淘汰了普通立窑、中空窑、湿法窑、立波尔窑等几代落后工艺,新型干法比例达到90%以上,不仅赶上甚至超越了一些工业发达国家。

  但是,从经济学角度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政策和政府行为只能作为弥补市场缺陷的辅助性手段,或在某个阶段后发国家为追赶发达国家所采取的故意扭曲市场的临时性措施。这种产业政策和做法带来的主要问题有三方面:一是难以准确把握阶段性和特殊性矛盾,容易形成一刀切和一茬接一茬的“阶梯式”淘汰;二是因责任划分和利益矛盾,被淘汰企业及其利益相关方阻力比较大,执行不彻底,容易反复和反弹;三是只能解决暂时性或短期矛盾,不能解决长期和根本性问题。一旦政策放松或执行中存在偏差和漏洞,市场就必须进行消化或在较长时期内通过波动和震荡达到回归和纠偏目的。

责任编辑: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因特网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京ICP证040699号 海淀公安分局备案号:1101081900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