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中建集团解码绿色低碳“新范式”

来源:中国建筑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2日 浏览:
摘要:

中建集团旗下中国建筑国际集团(以下简称中国建筑国际),不断提高绿色建造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水平,革新管理手段,在一系列重大项目中,探索推进绿色建造规模化、体系化、产业化发展,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科技创新,赋能绿色发展。中建集团旗下中国建筑国际集团(以下简称中国建筑国际),不断提高绿色建造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水平,革新管理手段,在一系列重大项目中,探索推进绿色建造规模化、体系化、产业化发展,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科技赋能 推动建筑业迈向“制造+建造”时代

  2020年9月,浩瀚的伶仃洋,海风拂面、碧波荡漾,一艘装载着不同颜色MiC箱体的船舶从珠海起航,乘风破浪,向着香港国际机场海运码头扬帆驶去。

  船上的MiC箱体,被用于2021年2月25日投用的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项目。该项目是中央援助香港抗疫的重要举措。为了能够在有限的工期内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中国建筑国际在该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创新运用MiC技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iC负压病单元,打造了全球第一家采用MiC技术的全负压隔离病房传染病医院。

  △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

  什么是MiC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近几年来出现了一种集成化程度更高的形式——模块化建筑,也称“盒子建筑”,香港称之为MiC(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MiC是指把建筑拆分为一个个立体的空间单元,装修、管道、机电等工序都一次性在工厂内完成,项目现场只需把每个空间单元像“搭积木”一样组装起来即可。

  △MiC吊装现场

  中国建筑国际集团科技部关军介绍:“在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将传统建筑单元中工作量较大的结构、装修等工序转至珠海海龙工厂进行,再将预制单元运至现场进行拼装,形成建筑整体。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大幅压缩现场作业工期,在2个半月完成524个组装建筑单元的流水化制造,1个月内完成现场安装,并充分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AR、VR等数字技术手段,实现组件内机电、管线、装修的精准、快速建造,让每一块单元都能够到现场即装即用。”

  像“搭积木”一样盖房子,建设者在2个半月的时间里打造了正常建设需3-4年的高品质防疫医院,并在降低现场噪音的同时,减少水耗60%、节约木材80%、减少建筑垃圾80%,大幅减少了建筑垃圾和资源消耗,用科技赋能碳中和。

  △自动化预制构件生产线

  中国建筑国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目前已拓展了分布在安徽、重庆、山东等地的六座工厂。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公司不断加强技术创新的投入,将数字化建造与装配式建筑结合,发展更加智能的建造方式,推动装配式建筑业务提档升级,助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绿色发展 以数字化管控实现可持续运营

  9月的某天早上,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项目专员朱文华的桌面上,摆放着一份密密麻麻的数据表格,上面详细记录了项目近期的环境信息。他正全神贯注,通过“云平台”将这些数据录入环境数据库中。

  “我们将环境保护要求深刻嵌入公司运营,实现了公司工程项目建设、运营各环节环境影响的精确化、数字化管控。2015年我们着手筹备建立环境数据库;2017年,正式升级建立了可持续发展“云平台”,实现了设计、建造各环节环境数据的精确管理。”中国建筑国际办公室陈诚说,“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公司的碳强度过去3年稳步下降,由2017年度的21.4吨/百万港元下降至2019年的17.3吨/百万港元。”

  为了在环境绩效上不断超越自我,中国建筑国际从三个方面做好了环境管理: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数据收集团队、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实施环境数据评估和审计、落实一套标准化的环境施工指南。

  2021年2月,香港特区政府宣布香港力争在205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中国建筑国际可持续管理团队目前也正在结合香港、上海等城市的碳中和计划,以及《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国别方案》,审慎制定碳中和规划路线图。

  中国建筑国际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加快形成绿色建造体系,促使整个产业升级,将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融入公司生产经营全过程、各领域,为助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中建力量。

责任编辑:褚赞赞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京ICP证040699号-1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