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短期内降息降准可能性小 财政政策已在发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05日 浏览:
摘要:

 8月3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政策研究室文章《更好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其中“择机进一步实施降息、降准政策”的表述,引发市场对货币政策是否会超预期宽松的关注。

  市场调查:短期内降息降准可能性小
  发改委政策研究室文章带来的“降准、降息”小插曲,引发了市场降准降息的讨论。

  8月3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政策研究室文章《更好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其中“择机进一步实施降息、降准政策”的表述,引发市场对货币政策是否会超预期宽松的关注。当日下午,发改委官方网站更新了同名文章,但与上午的文章相比,内文删掉了“择机进一步实施降息、降准政策”这一表述。

  该事件致使市场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发改委是否有权决定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二是,从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是否有降准、降息的必要。

  对于第一个问题,九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发改委的权限包括“参与制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土地政策”,但对比央行的职责“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可以发现,货币政策最终是由央行决定,发改委通常只有参与权。

  至于是否有降准降息的必要,从21媒体记者了解的信息来看,市场普遍认为短期内降息、降准可能性很小。

  降准、降息空间皆有限
  国泰君安首席债券分析师徐寒飞对此事分析称,发改委更新文章删除“择机进一步降准、降息”的表述,印证了全球宽松预期由浓转淡的判断,“虽然发改委并不直接对货币政策负责,但删除相关货币宽松的措辞可能意味着政府现阶段不太可能大幅放松货币,这也与上个月英国央行、欧央行按兵不动,日本央行‘直升机撒钱’预期落空的节奏一致。”

  徐寒飞续称,预计在杭州G20峰会之前,各国央行货币政策仍以稳健为主。

  央行最近一次降息、降准分别在2015年10月和2016年3月。但在央行今年实施宏观审慎管理后,市场机构已逐渐适应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定向流动性支持等方式为呵护资金面。

  “其实经过半年左右时间对央行宏观审慎管理的适应,市场已经对降准、降息的预期降得很低了,昨天发改委的措辞,也没有激起市场太大反应。”北京某券商资管人士告诉21媒体记者,在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MLF)等工具的呵护下,流动性并未出现特别紧张的情形。

  “7月份经济数据不错,外汇占款压力也在缓解,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应该比较难见到需要降息、降准的情况。”该券商资管人士说,“关键是,市场已经接收并认可监管维持货币政策中性的信号,对货币政策转向会保持理性态度。”

  邓海清亦表示,2014年以来,中国发生了严重的“资产荒”,导致各类资产价格泡沫频发,已经表明货币政策足够宽松,中国经济不需要进一步通过货币政策进行刺激,而需要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以实现经济健康发展。

  8月3日,2016年央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闭幕。会议强调,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预调微调,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保持中性的基调,依旧明显。

  财政发力进行时
  “2015年上半年财政政策实际上是紧的,到了下半年才反应过来,调整方向。但在稳增长的需求面前,货币政策就需要保驾护航,于是出现一年下来降息降准总计达10次这种情况。”前述北京券商分析师认为,目前降息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源于2015年的“透支”。

  实际上,市场普遍认为,目前经济增长对货币供给的弹性持续下降,未来,“稳增长”财政需要进一步发力。实际上,货币政策边际效应下降,亦已逐渐成为各国央行的共识。

  日前公布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公报》称,仅靠货币政策不能实现平衡增长,在强调结构性改革发挥关键作用的同时,“我们还强调财政战略对于促进实现我们共同的增长目标同样重要。”

  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的财政政策已在发力。

  今年上半年财政支出8.9万亿大于财政收入8.6万亿,这是自1995年以来首次在上半年出现财政赤字。

  7月16日,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在 “2016中国资产管理年会”上坦言,当前货币政策出现陷入流动性陷阱的现象,大量的货币发行出来后并没有能够迅速拉动经济。

  鉴于此,他认为应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才能维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他建议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赤字率达到3%-5%没有问题”。而按照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赤字率目标为3%。

责任编辑:王澎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4069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