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央行主管媒体:宏观杠杆率或进一步趋稳 国企债务压力仍不容忽视

来源:网络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8日 浏览:
摘要:

  央行日前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在多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2018年一季度,国民经济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转型升级稳步推进,经济运行内在稳定性有所提升,质量效益保持较好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开端。

  同时,《报告》也提醒称,目前制约经济持续向好的结构性、深层次问题仍然突出,结构调整和改革任重道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任务仍然艰巨。从国内看,当前,经济稳中向好有全球经济复苏背景下外需回暖的因素,部分短板领域瓶颈尚未打破,总杠杆水平仍然偏高,企业尤其是国企债务压力依然较大。

  结构性去杠杆是重点任务

  2017年之前的一段时期,我国宏观杠杆率上升较快,2012年至2016年,年均提高13.5个百分点。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经济稳中向好及稳健中性货币政策有效实施,2017年取得了总体稳杠杆、局部去杠杆积极成效。

  《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宏观杠杆率上升速度明显放缓,全年上升2.7个百分点至250.3%。其中,企业部门杠杆率为159%,比2016年下降0.7个百分点,是2011年以来首次下降;政府部门杠杆率为36.2%,比2016年下降0.5个百分点;住户部门杠杆率为55.1%,比2016年高4个百分点。

  目前,外部政治经济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决策层更加关注贸易摩擦风险和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上升风险。在招商证券宏观谢亚轩博士团队看来,央行提出“要综合考虑宏观经济运行变化”,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货币政策重心将向“持续扩大内需”方向适度倾斜,通过结构性去杠杆政策维持宏观杠杆率趋缓的局面。

  上述团队进一步分析称,稳杠杆将成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在去杠杆方面的主要诉求。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将较去年相对友好,真正实现稳健中性的政策取向。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论文》中建议,做好新形势下经济去杠杆工作,要坚定执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调控市场流动性,保持社会融资规模与广义货币M2的合理增长,避免宏观经济杠杆率继续快速上涨。

  展望未来的去杠杆进程,《报告》指出,未来,我国宏观杠杆率有望进一步趋稳,并逐步实现结构性去杠杆。具体来看,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然要求提高债务资金的利用效率;我国商品和要素领域的货币化程度已经较高,伴随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货币化进程也将趋于放缓,在杠杆率上会有所显现;金融监管加强,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对“影子银行”导致杠杆率上升的状况有所抑制;地方政府债务约束硬化,政府融资担保行为规范等,都将有利于宏观杠杆率企稳甚至下降。

  需继续加大国企去杠杆力度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企业部门债务问题,尤其是国有企业债务问题是当前我国最突出的债务问题和去杠杆工作的重点任务。4月2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要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要求,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

  “可以愈发清晰地看出,宏观杠杆率是先稳后降的过程。”招商证券宏观谢亚轩博士团队认为,上述会议明确提出对不同部门、不同债务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最终实现宏观杠杆率先稳后降。

  5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全覆盖与分类管理相结合,通过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机制,促使高负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尽快回归合理水平。

  近一个多月以来,两次“重磅级”会议就国企降负债和去杠杆作出部署,可见中央层面对国企降杠杆和防范金融风险的高度重视。业内专家表示,在毫不松懈的政策环境和资产负债约束、分类管控、结构性去杠杆等手段支持下,国企去杠杆有望步入“快车道”。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也是去杠杆的一大难点,《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论文》中建议,针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要警惕地方政府“名股实债”和变相融资行为,防止出现新的隐性债务,打破刚性兑付,积极试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合理规范举债规模。

  关于近两年来居民杠杆率快速攀升的问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中国去杠杆进程报告(2017年度)》指出,居民部门杠杆率风险不宜被夸大。第一,从收入流角度,据估算,居民每年债务负担(即年还本付息额)尚不到可支配收入的10%,居民能够以其可支配收入来还本付息;第二,即便在收入出现下降的时候,居民仍有大量的存量金融资产来应对流动性风险;第三,居民高储蓄率提供了最终保证,显示有足够的清偿能力。

责任编辑:上游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4069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