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财政发力:6万亿化债开闸,明年万亿级地方债提前下达

来源:第一财经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1日 浏览:
摘要:

为稳定经济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已然开启强力发力模式。于 11 月 18 日,财政部就前 10 个月财政收支的相关情况,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公布了两项极为重要的政策进展情况。

  为稳定经济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已然开启强力发力模式。

  于 11 月 18 日,财政部就前 10 个月财政收支的相关情况,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公布了两项极为重要的政策进展情况。其一,在 11 月 9 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 6 万亿元新增地方债务限额被财政部下达至各地,其目的在于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而且部分省份已经着手启动发行工作。按照既定计划,在接下来的最后两个月时间里,尚有 2 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待发行,以便完成对隐性债务的置换,此举将极大程度地减轻地方化债压力,进而腾出资金来推动经济发展以及保障民生。

  其二,财政部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 2025 年地方债额度提前下达的工作方案,旨在更好地满足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充分发挥政府债券资金在促进经济回升向好方面的重要作用。依据以往提前下达额度的情况进行估算,专家预计此次提前下达的额度将会超过 2 万亿元。

  由财政部于 11 月 18 日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今年前 10 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大约为 22 万亿元,同比增长 2.7%,其增速相较于前三季度有所加快。而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约为 7 万亿元,同比下降 3.8%,不过其降幅已经大幅缩窄。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前 10 个月财政收入降幅的缩窄,实际上反映出经济正在处于筑底回升的阶段。并且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持续回升,这一情况充分发挥了积极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的作用。随着近期力度颇大的化债政策逐步落实到位,地方政府既能够减轻当下的负担,又能腾出更多的精力与财力去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这对于推动中长期经济的回升向好是极为有利的,财政形势也会随之明显好转,从而促使财政与经济形成良性循环。

  化债举措缓解地方困境

  原本地方政府需在 2028 年之前偿还总额达 14.3 万亿元的隐性债务。然而,受经济增速放缓以及房地产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地方的税收、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滑,这使得化解上述存量隐性债务的难度显著增加,甚至部分地方还存在 “爆雷” 的风险。

  为助力地方完成化债任务,中国推出了总额为 12 万亿元的化债组合拳。其中包括发行 10 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来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以此实现展期降息,切实解决地方的 “燃眉之急”,大幅减轻地方当期的化债压力,并让地方能够腾出资金与精力用于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

  这 10 万亿元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从 2024 年至 2028 年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 8000 亿元用于置换地方隐性债务,总计 4 万亿元;二是从 2024 年至 2026 年每年发行 2 万亿元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券置换隐性债务,合计 6 万亿元。这也就意味着在 2024 年,地方将发行 2.8 万亿元政府债券来置换隐性债务。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提及,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于 11 月 8 日批准 6 万亿元化债议案之后,财政部于 11 月 9 日便将 6 万亿元债务限额下达至各地,并指导督促地方抓紧履行法定程序,稳妥开展发行工作,妥善安排债券资金。

  该负责人还称,目前财政部正依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紧锣密鼓地组织落实各项工作,加强对地方的政策指导,充分利用 6 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更好地发挥增量政策效应。目前部分省份已经启动发行工作,正加速推进政策的落实落地。

  依据中国债券信息网的数据,当前已有河南、江苏、贵州、大连、青岛这 6 个地方披露合计发行 2240 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另外,在 18 日四川、海南、福建披露的 12 月发债计划中,计划发行再融资专项债券合计约 1198 亿元。按照财政部此前的计划,今年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地方再融资专项债券发行总额为 2 万亿元,这表明后续还会有更多地方披露发债计划。

  中国城投五十人论坛秘书长胡恒松向记者表示,8 日全国人大批准 6 万亿额度,9 日财政部就完成额度分配至各地,12 日河南省率先披露首个 “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再融资专项债文件,由此可见这一轮 6 万亿元化债政策落地迅速、效率颇高,这也充分彰显了中央支持地方政府化解隐性债务的决心,有助于加快隐性债务化解的进度。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温来成指出,通常情况下,年底不少地方财政运行较为紧张,且前几个月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净融资额下降,这也反映出融资平台还本付息压力较大。此次 6 万亿元化债政策落地,地方密集启动发债,能够缓解地方财政资金紧张状况,减轻融资平台还本付息压力。并且债务置换有助于解决政府、国企拖欠企业账款问题,进而增加社会有效需求,带动经济增长。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 10 个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约 10 万亿元)同比增长 0.9%;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约 3.2 万亿元)同比下降 21%,其中土地出让收入(约 2.7 万亿元)同比下降 22.9%。

  实际上,自今年 6 月 19 日以来,河南、辽宁等至少 26 个省份相继发行了特殊新增专项债券,市场普遍认为这些债券是用于置换隐性债务,且目前这一规模已超过 8400 亿元。这也就意味着今年前述 8000 亿元新增专项债置换隐性债务的举措早已落地实施。接下来便要关注上述 2 万亿元化债额度的发行情况。

  2025 年地方债额度提前下达安排

  为尽早发挥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稳投资、促消费的作用,早在 2019 年全国人大便授权国务院可以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地方债限额,如此一来,地方能够尽早获得发债额度,提前安排项目,从而在年初就可以尽早发债,将债券资金及时投向重大项目,以实现稳增长的目标。今年同样如此。

  上述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结合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需要,国务院在每年第四季度确定并提前下达下一年度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具体额度。目前,财政部正在制定提前下达工作方案,旨在更好地保障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充分发挥政府债券资金对经济回升向好的重要作用。

  这意味着 2025 年地方债限额将提前到今年后两个月下达,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规定,提前下达额度不得超过当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 60%,据此按 2025 年 4.62 万亿元新增债务限额测算,提前下达的额度可能不超过 2.77 万亿元。从 2023 年和 2024 年实际提前下达债务限额来看,均超 2 万亿元。

  温来成认为,尽管近期经济指标有所好转,但预期较弱、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因此明年经济增长压力依然较大。而财政部在今年底提前下达部分明年地方债额度,可以让地方尽早分配到额度并筹备相关重大项目,以便在明年一季度尽快发债,结合此前发改委披露提前下达明年部分特别国债额度,加上化债等政策落地,可以扩大社会有效需求,推动经济增长。

  财政部已经在谋划明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且力度将大于今年。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近期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会上,再次强调中国政府还有较大举债空间后,表示 2025 年将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这包括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等,这为明年财政发力打开了想象空间。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预计,2025 年财政赤字率将有望超过 3%,叠加财政收入好转,专项债券发行规模进一步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继续发行,财政支出总规模有望进一步加大,从而填补私人部门投资不足空缺,刺激经济总需求,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

  罗志恒认为,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逐步落地和 “两新”“两重” 政策生效,10 月经济加快恢复,预计四季度 GDP 同比或能达到 5% 以上,助力全年 “5% 左右” 增速目标的实现。

责任编辑:褚赞赞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京ICP证040699号-1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