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三旗上班的白雪已经毕业四年了,每天上下班的路上都会忍不住瞥一眼附近住总集团的两限房工地。半年来,她眼看着这块原北京轮胎厂用地上一座座废旧的厂房被拆除、挖地基坑,到如今地下部分即将突破地面。“一直没有足够的实力买商品房,自从知道单位旁边要盖两限房,我感觉自己买房有戏了。”她的言语中充满希望。
两限房受政府“照顾”价低位置好说到心仪两限房的原因,这位家住银锭桥畔的北京女孩显得很实在:“商品房买不起,买经济适用房又不够格儿。两限房针对中等收入人群,住进去以后每天还可以多睡40分钟。”对惦记着两限房的市民来说,两限房最大的优势在于价格低、位置好。
今年本市推出的12个两限房项目中,售价最高的项目在丰台花乡造甲村,每平方米6800元,售价最低的项目为顺义马坡镇项目,每平方米4200元,其他项目均在每平方米6000元左右。据初步统计,目前两限房周边商品房售价均达到万元左右,而政府限定的两限房销售价格低于商品房20%以上。如限价6350元/平方米的西三旗两限房、限价6600元/平方米的清河小营两限房及限价5900元/平方米的常营两限房,上述项目周边商品房价格均在12000元/平方米以上。
由于两限房与普通商品房相比售价相对较低,因此,土地开发成本不能过高,同时考虑到销售对象主要是本市普通居民,对区域交通条件、市政基础设施条件、生活配套设施条件要求比较高。因此,两限房选址主要为城市边缘且交通便利的区域,地块主要分布在东西北四环至五环外两公里内、南三环至南五环之间、现有及近中期规划大容量轨道交通及公交枢纽附近以及规划新城范围内。
从分布来看,今年已推出的两限房用地分别位于朝阳、丰台、海淀、石景山、通州、顺义等区县,满足了不同区域中低收入家庭的需要。已推出的地块大部分在轨道交通站点附近,其中常营项目位于地铁6号线沿线,花乡造甲村地块位于地铁4号线花乡站,清河小营地块和西三旗地块均临近城铁13号线,极大的方便了中低收入人群的出行。
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曾赞荣介绍,本市推出的12宗两限房用地约226公顷,规划建筑面积约387万平方米(含配建廉租住房13.3万平方米),大大超出了年度计划300万平方米供应量。经对今年供应的226公顷两限房用地的土地收益进行初步测算,同等地块与供应建设普通商品房相比,政府在土地收益上让利市民100亿元左右。也就是说,白雪在未来买到的每1平方米两限房中,都包含着政府近2700元的“照顾”。
今年廉租住房面积
已达到36万平方米
在两限房面向中等收入市民的同时,上述已供地的住宅项目中还配建了29.9万平方米廉租房,用于满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在朝阳区和门头沟区正在实施的商品住宅建设项目中,增加配建廉租住房面积7万平方米,这样,全年收购、建设廉租住房30万平方米的目标已超额完成,达到36万平方米。
12月18日上午,丰台区39户符合实物配租条件的廉租家庭参加了摇号,申请家庭全部中签,如愿成为保障性住房新审核标准正式执行后的首批廉租房住户。从11月7日城八区开启首批保障性住房审核窗口,到昨天全市310个保障性住房窗口全部开启、各区县低收入家庭住房调查基本完成,再到低收入家庭通过新的申请程序住进保障性住房,整个过程只用了不到50天时间,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梦变成了现实。
“终于能住进大房子了,年底搬进去就能过新年了。”在摇号现场,摇中房号的家住大红门的李文才老人当天不住地擦眼泪。李文才已经64岁了,爱人长年有病,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大女儿才上初三,一家四口靠低保金生活。由于没有房子,一家人一直借住在岳父家一间18平方米的房子里,每天睡觉都要搭临时铺。“这次搬入5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后,每月只需交80多元的房租,这个我能交得起,还可以为孩子们添一个新书桌。”说到这里,李文才破涕为笑。
市建委副主任张家明表示,廉租房的租金按家庭收入的5%收取,各区县制定廉租房和低收入家庭档案,并在年底前对全市廉租家庭实现“应保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