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推动“双碳”目标落实,重点机构企业“合力”行动

来源:新华财经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30日 浏览:
摘要: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3060”双碳目标,关键是加快落实落地。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联手主要企业发起的碳中和行动联盟日前举行首届成员大会,率先在重点机构中形成倡议,推进行动,联盟将整合行业和成员的优势,推广低碳新技术应用,服务社会的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转型,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双碳行动按下“快进键”

  今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交易正式上线,迈出推进“双碳”目标的重要一步。数据显示,到27日,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850.7万吨,累计成交额4.2亿元。

  随着越来越多的交易主体纳入碳排放交易,未来成交量将继续放大。“国内市场要健康发展,还受限于三个方面:数据、技术和交易。”普华永道中国区域经济主管合伙人张立钧认为,数据是市场的基础,在低碳技术、储能等方面也还有待提升。

  启动碳交易是用市场化手段来倒逼,而促进企业和机构的主动减排也较关键。当选首届联盟主席的上海环交所董事长赖晓明表示,碳中和行动联盟正是围绕“双碳”目标搭建的一个各方相互协作、相互支撑的平台。各成员将充分调动各自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有关“双碳”政策的实施。

  这一行动联盟目前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响应。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小全表示,碳中和联盟成立来,声势不断壮大,规模不断扩充,40多家具有重要行业地位和影响力的企业成为新成员,众多的企业和机构正在申请加入。

  据介绍,碳中和行动联盟未来将在碳披露、碳中和目标和实施路线图、资源、生产经营模式、技术应用、碳中和生态圈以及优秀案例推广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推进低碳技术的发展,并打造低碳生活应用的场景。

  绿色金融已走在前列

  推进“双碳”目标,离不开庞大的资金支持。事实上,“3060”双碳目标宣布以来,已有大规模资金正向绿色低碳产业流动,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国内绿色金融的发展已走在前列。

  北京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表示,到今年年中,我国的绿色信贷余额已达到1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今年上半年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也达到3000亿元,同比增长约180%,加上各类绿色基金相继设立,绿色金融得到快速发展。

  目前不少机构都对推进“双碳”目标所需的资金量进行了测算,总规模基本超过百万亿元。“未来三十年的绿色低碳投资累计需求将达487万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比很多测算要高很多。”按照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的报告,马骏表示,不同测算的缺口不一主要是口径差别,不论这一数字多大,都显示出碳中和对金融业带来巨大机遇。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金融部副总经理王建宇也表示,中国银行目前已设立绿色金融及行业规划发展领导小组,在“十四五”规划中,绿色金融将是中国银行的重要战略业务方向之一,并专门制定了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融资、绿色账户以及自身运营实现碳中和等方面积极推进。

  马骏表示,目前绿色金融快速发展,一方面是“双碳”目标的激励,另一方面也是监管部门、机构共同推进的结果,后期还要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的标准,推动金融产品的创新,并加强国际合作,尤其是在标准和信息披露上强化合作。

  上海将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

  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已明确提出到2025年前努力实现碳达峰,比全国“时间表”早5年,为推进这一目标,上海既有基础也还在不断发力。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程鹏表示,目前上海正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预计年底会出台。依托全国碳市场,上海将会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交易中心、碳定价中心和碳金融中心。

  实现碳达峰,能源结构转变是关键。据介绍,“十三五”期间,上海坚持碳排放总量与强度双控,煤炭消费占比持续下降,天然气消费占比稳步提高,光伏、风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不断发展,为实现碳达峰打下了较好基础。

  按上海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上海天然气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7%左右,同时发展太阳能、风电、氢能等非化石能源,扩大光伏,推进陆上风电,依托工商业建筑、公共建筑屋顶、产业园区等,实施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另外积极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燃料电池汽车达到万辆级规模以上。

  程鹏表示,上海生态环境局下一步一是全力协助做好全国碳排放交易系统的建设和运维;二是深化碳排放交易权的交易试点,完善上海的配套方案,积极创新市场机制;三是推动碳普惠体系建设,争取年底出台相关政策;四是创新发展,加快建设上海国际碳金融中心。

责任编辑:上游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京ICP证040699号-1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