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文智居士- 中国石雕艺术大师邱瑞坤

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2日 浏览:
摘要:

【中国建材信息总网】[正所谓:“传家有道唯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可以说,自从艺以来,邱瑞坤数十年如一日地徜徉在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之间——他的艺术创造,一刻未停;他的技法创新,永不止步,因为邱瑞坤深知,要想在艺术领域里有所造就,必须有长期的艺术实践和不懈追索。而随着技艺的不断精深,崇尚自然、追求本真的邱瑞坤又开始了对作品深层次艺术价值的更高追求。日后,邱瑞坤将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质朴的真情,赋予艺术作品崭新的、更贴近于生活和时代色彩的内涵,创作出更多可圈可点的艺术珍品!

以真为艺 精艺而珍——专访中国石雕艺术大师邱瑞坤

  吴金业

  邱瑞坤,字华文,号耕墨石人;近年来修业佛学,皈依三宝,法号文智居士。中国石雕艺术大师、中国玉石雕艺术大师、海派玉雕特级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一级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技师。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陈奋武先生入室弟子。1962年出生于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福建诏安。1982年广州美术学院毕业至今,全身心投入石雕、泥塑、书法、油画、篆刻等艺术创作,作品分获国内、国际大奖,入编入选各种专著。

  他现为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玉文化研究会玉雕专委会副会长、专家成员,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书法家协会主席、福州市晋安区第十二届人大代表、福建省雕刻艺术文化协会会长、福建省瑞坤艺术馆馆长、山西省五台山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海峡瀚蓝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厦门两岸名人堂书画院院长、福建省生态书画院副院长、福建省广协书画院副院长、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书画研究院艺委会委员、中国长城将军书画院福建分院院士。

  童年时,他是那个酷爱书画、喜欢到处涂鸦的淳朴少年,用一双灵动的眼睛和一颗纯真的心,观察和“记录”着身边的点点滴滴。在他的那些涂鸦里,有家乡的山山水水,有淳善的人情风土,也有令人迷醉的生活乐趣……而当他在身边“贵人们”的支持与鼓励下,踏上艺术探索之路后,他开始凭依着童年时期“积累”的丰富“营养”,一路摸爬、一路成长,在无数成功与跌撞的磨砺下,始终以一颗赤子之心,不断丰富、提升着自己的艺术“身价”,最终得以在艺术的殿堂里,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与天地。

  他,就是中国石雕艺术大师邱瑞坤,一位在石雕、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不断书写人间真、善、美的艺术使者,更是一位从未止步的入心、入情、入艺的艺术“耕耘者”。

  积蓄“营养” 畅游艺海

  1962年,邱瑞坤出生在福建诏安的一个山村家庭。童年时,家乡宽广的游玩天地、满目的青山绿水,成了邱瑞坤随意“捡拾”的宝贵“财富”,也给他的童年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那时的他,酷爱书画。用邱瑞坤自己的话说,就是“自打学会走路开始,就喜欢到处涂鸦”。但是,由于家境拮据,可供画画的笔和纸成了令邱瑞坤望洋兴叹的奢侈之物。不过,穷并没有阻挡住邱瑞坤的“艺术之梦”,他有着自己的方法:“没有笔,我就用木炭、树枝;没有纸,我就把墙、门板、大地、沙滩当成画纸。”

  邱瑞坤就这样坚持了多年。特别是上了小学,有了正式的笔和纸之后,邱瑞坤更是疯画不止。幸运的是,小学老师对这个酷爱书画的少年“格外欣赏与照顾”,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每学期都会为他专门举办一次校内个人小型画展,使他“扬名整个学校”,并收获了一批拥趸。

  到了初中和高中,邱瑞坤手中的画笔依然挥洒不停。出于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高中毕业后,邱瑞坤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走上了艺术探索之路。大学期间,邱瑞坤的画技不断精进,艺术天赋开始崭露头角。大学毕业后,邱瑞坤在广州的一家单位从事广告美术工作。虽然在此期间,他的油画和书法作品多次获奖,但由于“深感前景未卜”,邱瑞坤决意改弦更张,另辟蹊径。

  一次机缘巧合,到福州出差的邱瑞坤,在初次邂逅寿山石雕之后,就被它那精美绝伦的造型、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所吸引,遂与寿山石雕刻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2年9月,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的邱瑞坤果断放弃广告油画,揣上150元钱,从广州直奔福州,从此开启了他另一段崭新的艺术探索之路。

  在福州市鼓山镇凤坂村,邱瑞坤遇到了他的第一个寿山石雕师父徐日其,并向他拜师学艺。但是,十几天过后,邱瑞坤的兜里只剩下六元钱。就在这囊中羞涩的窘境,徐日其给他介绍了一些刻章的活计。感恩于徐日其的帮助,邱瑞坤日夜加班,四天四夜下来,刻了一大篓的印章,赚到了1100元。有了这笔钱,邱瑞坤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这里“安营扎寨”。把一切事务安顿好之后,邱瑞坤开始一门心思地钻研起寿山石雕。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特别是在创业伊始,更是困难重重。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吓倒邱瑞坤,他靠着自己坚强不屈的毅力和日益深厚的美术功底,以及寿山石工艺大师冯久和先生的悉心指导,在寿山石雕刻艺术道路上突飞猛进,功力日渐精进,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终于在寿山石雕界打开一片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并为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了一个弥足珍贵的发展平台。

  巧手妙思 精雕“百味”

  在寿山石雕刻创作方面,邱瑞坤主攻人物、动物、山水、花鸟,尤擅刻猫,被誉为“猫王”。

  一个巧妙的契机,猫的灵活身姿吸引了他,使得他与猫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专门养了好几只猫。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猫的习性,他时常“挑逗”它们,细心观察猫的各种举动与神情,每天跟在后面不停地雕刻,所以他的猫才能刻得如此传神逼真、惟妙惟肖。

  在雕刻艺术创作中,邱瑞坤在传统艺术的风格上,还把在美院学到的现代美学观念充分融入到寿山石雕中,无论圆雕、薄刻、印纽、微雕、篆刻题材,无论山水、人物、花鸟、飞禽、走兽,无论是古代神话传说、历史人物,还是现代风格,都在他的刀下得以发挥和精彩展现。

  在雕刻中,邱瑞坤并不是一味地强调工艺,而是注入自己的思想。邱瑞坤认为,创意的体现依赖于雕刻,繁而不乱、简而有致。做一个有思想的雕刻家,这是邱瑞坤的风格,更是他的追求。细观邱瑞坤的作品,雕工精湛,线条流畅,整件作品节奏流畅,气势连贯,显示了他娴熟的雕刻技巧和巧夺天工的构思。

  邱瑞坤有一件获得中国华东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2002年)金奖的作品《石破天惊》。驻足观望:混沌天地间,一块历经亿万年的顽石轰然迸裂,惊现出一个怒目圆睁、龇牙咧嘴、痛苦万分的猴头。原来,石破天惊——美猴王孙悟空即将出世了,这猴头出世必定要大闹天宫,惊动天庭,搅它个天翻地覆。作品在一块极不起眼的牛蛋石上,突发奇想,选取了美猴王横空出世这一瞬间,形象地表现了孙悟空那压抑、焦急、狂躁的种种神态。而这一令人观后为之一振的艺术佳作,其艺术构思之大胆,亦可谓石破天惊!

  当然,很多人在看到邱瑞坤的作品后,会误以为这些雕刻出来的作品有经过色彩加工。可事实上,邱瑞坤雕刻的作品根本就不需要经过后期的色彩加工,因为他的作品都是根据原石本身的造型和颜色去构思一幅惟妙惟肖的画面,以娴熟的浮雕技法雕刻出峰峦叠嶂、悬崖峭壁、山谷中森林茂密、杂木丛生、山花烂漫、神态各异的人物与动物等。邱瑞坤的两件巨作《瑞雪寒江》和《大闹天宫》,表现得十分精妙,层次分明,情景交融,巧色得当,动感强烈,别具一格,极富艺术感染力,让人爱不释手。这两件作品也都受到行家的一致好评。

  传承笔墨 尽展“豪情”

  邱瑞坤不但能够“刻石成金”,还能写得一手飘逸洒脱的好字,简直羡煞旁人。他是著名书法家陈奋武的入室弟子,得到了陈奋武老师的精心指导后,他的书法更是攀上一峰。邱瑞坤在钻研汉魏遗风、明清神韵上下功夫,再加上他本身所具有超常的形象思维,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独特的书风。

  邱瑞坤的书法既有扎实的基本功、精深的文化底蕴,又能善于博采众长、求新求变,有着自己的鲜明风格,颇具文人气质和时代精神。他善于以字取形,以形取意,追求率真、拙趣、自然之风,同时又蕴含灿然刚柔之度、金石之气,两者相得益彰。他善于抓住书体中的构成,追求虚实变化的奇正对比,以其特有的视觉冲击力来表现美感、展现“豪情”。

  这种难能可贵的“豪情”,一方面表现在他的“大字”作品。都说写大字难,但要写一幅大面积的大字就更难了,这不仅要考虑字体的大小,还要考虑排版的问题,时时关注是否写歪,还需要一气呵成。这次去拜访,正好一睹了长10米、宽3米的巨幅大字的尊容,让人激情澎湃,让人久久回荡在墨香中不能自拔。

  这种豪情,同样也体现在他的那些很有名气的画作上。正如有艺术评论家所言,邱瑞坤的画构图平稳、背景干净、主体位置安排得恰到好处。仔细品味邱瑞坤的画,会发现他的画有种摄人心魂的感觉,这是因为他在作画时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他并不是因为画画而画画,而是把画画作为一种乐趣,作为一种心灵上的寄托,是自身感悟的具象化。

  持笔现佛 心存“真境”

  正是因为这种“不为雕刻而雕刻”、“不为书画而书画”的精神底蕴与创作气质,邱瑞坤的作品才能做到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特别是看到他书写的形象“佛”字书法作品时,心里不禁感叹一番,真不愧是书、画、雕三绝的怪才——那些用一个或两个虔诚专注、栩栩如生的僧人剪影组成的一个个“佛”字,非常有深意——这些暗含隐喻的形象“佛”字,不仅有着严肃而又冷静的视觉观感,也包含有艺术家的灵活而又超然的思考,当我们站在这些形象“佛”字面前,不仅可以收获美妙的视觉体验,还会情不自禁地陷入思考。因此,这些作品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而且这些形象“佛”字也已成为邱瑞坤的个人专利。

  当然,创作这些形象“佛”字作品,不仅需要有创意,而且还非常考验人的耐性。有很多人会把创作当成一项任务,但是邱瑞坤并不这样认为,他把创作当成人生的一大乐趣,他享受整个创作过程,从冥思苦想到灵感突现,不仅丰富了他的生活,同时也充实了自我,还能够让更多人欣赏自己的作品,何乐而不为呢?

  生活中,我们总是能够想到很多带有创意的点子,但是能够让创意真真切切地变为现实却并非易事。邱瑞坤笑称,他也是花了很长的时间进行创作,才有了如今一幅幅的形象“佛”字。他在佛字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创意,使一个本来平凡的字变得更加灵动,活灵活现。这些形象“佛”形态各异,构图各不相同,佛的字体、剪影僧人的位置与形态变化各异栩栩如生,非常传神,令人肃然起敬。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佛”、慈悲为怀的“佛”和“好人一生平安”的“佛”……在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美学纷呈的“佛”字世界里,邱瑞坤不仅创造了良好的个人收益,也为营造社会和谐、平和稳定的释家思想播撒了几多种子,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为社会的和谐美满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正能量。

  感悟生活 艺中求乐

  正如许多艺术评论家所褒赞的那样,作为一位书、画、雕兼擅的艺术家,邱瑞坤大气、唯美、严谨、个性、前卫、率真以及富有哲理、立意深远、富有创新的艺术品质,是他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独特见解,以及辛勤的汗水浇灌而成的,是心灵的交融所碰撞出来的艺术精神世界。而那些满溢着天然质朴、浑厚典雅的艺术韵味,也无一不折射出鲜明的时代文化内涵、人文气息、审美观点及创作态度。

  当跟着邱瑞坤参观他多年来创作的那些大大小小、尺寸不一的书、画、雕作品,听他详解每件作品的艺术特点、创作意图和思想内涵时,从中能真切地感受到他对艺术的挚爱与陶醉。

  正所谓:“传家有道唯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可以说,自从艺以来,邱瑞坤数十年如一日地徜徉在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之间——他的艺术创造,一刻未停;他的技法创新,永不止步,因为邱瑞坤深知,要想在艺术领域里有所造就,必须有长期的艺术实践和不懈追索。而随着技艺的不断精深,崇尚自然、追求本真的邱瑞坤又开始了对作品深层次艺术价值的更高追求。日后,邱瑞坤将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质朴的真情,赋予艺术作品崭新的、更贴近于生活和时代色彩的内涵,创作出更多可圈可点的艺术珍品!

转自:中国建材报网

责任编辑:单建庆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京ICP证040699号-1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