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从“两化”到“四化”

数字经济的维度你了解吗?

来源:原创 崔吕萍 人民政协报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1日 浏览:
摘要:

当前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有5个重点方向:一是加快数据要素价值化进程;二是强化数字经济治理能力;三是推进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四是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五是深化数字经济开放合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产品中心总经理张云勇

  数字经济中的“数字”至少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数字技术,包括仍在不断发展的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将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扩大经济发展空间,产生新的经济形态,创造新的增量财富,同时也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从传统实体经济向新实体经济转型;二是数字即数据,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不仅能够提高其他生产要素,比如资本、劳动的使用效率和质量,更重要的是,将改变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通过平台化的方式加速资源重组,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

  数字经济发展经历了由“两化”演进为“三化”,再到“四化”的过程。

  所谓“两化”,即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其中,数字产业化包括5G、大数据、云计算、应用软件、互联网等产业,这些产业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产业。产业数字化则是利用5G、大数据等技术对各行各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的升级和赋能,所以产业数字化也称之为数字经济融合领域。相对来讲,产业数字化的规模大约是数字产业化的5倍,也称之为投资溢出比。

  随后出现的“第三化”,指的是数字化治理,通常指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和应用,创新社会治理方法手段,优化社会治理模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数字化治理是数字经济创新快速发展的保障,核心在于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首次提出了“第四化”,即数据价值化。《白皮书》认为,“数据价值化重构生产要素体系,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数据作为数字经济下新的生产要素,贯穿于数字经济发展的全部流程:一方面,价值化的数据要素将推动技术、资本、劳动力、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发生深刻变革与优化重组,赋予数字经济强大发展动力,数据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相结合,催生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金融科技等“新资本”、智能机器人等“新劳动力”、数字孪生等“新土地”、区块链等“新思想”,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新形态将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不断释放放大、叠加、倍增效应;另一方面,数据价值化直接驱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数据要素与传统产业广泛深度融合,乘数倍增效应凸显,对经济发展展现出巨大价值和潜能。

  从全球来看,数字经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数字经济成为一些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GDP中占据主导地位。据信通院统计,2018年测算的47个国家数字经济总规模超过30.2万亿美元,占GDP比重高达40.3%。数字经济对传统产业经济的拉动效用明显,据华为研究报告显示,到2025年,每增加1美元ICT(信息与通信技术)投资,将额外获得5美元的GDP增长;有望拉动全球经济GDP累加实现17.5万亿美元额外增长。

  除拉动经济外,数字经济还能有效促进就业。一方面,数字经济推动就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革;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有效推动第三产业岗位的占比提升。

  数字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并对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从数字经济占全球GDP的比重来看,狭义占比为4.5%,广义占比为15.5%。对比前10名数字经济规模发展比较好的国家,从数字经济规模角度来看,美国排第一位,中国排第二位;从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来看,英国排第一位,中国排第八位。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几个主要问题:一是技术方面。我国在数字经济的核心技术、软件系统、网络安全等领域仍然薄弱,多项“卡脖子”工程制约数字经济发展;二是政策方面。我国产业基础建设不均衡,与两化融合的协同度不高,方法策略没有因地适宜;三是区域发展不均衡。北京、上海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已经超过50%,重庆、湖北等8个省市数字经济比重为30%~40%,其他多数省份基本为30%以下。

  当前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有5个重点方向:一是加快数据要素价值化进程;二是强化数字经济治理能力;三是推进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四是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五是深化数字经济开放合作。

  记者:崔吕萍 编辑:莫愁 审核:周佳佳

=======================

责任编辑:单建庆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京ICP证040699号-1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