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雄安新区有“三座城”!“未来之城”样板间揭开神秘面纱→

来源:央视财经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02日 浏览:
摘要: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地处京津腹地的雄县、容城、安新三县被选为雄安新区所在地。5年前的雄安新区,是一张“白纸”,5年时间过去后,这座“未来之城”已经建设成了怎样的面貌?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地处京津腹地的雄县、容城、安新三县被选为雄安新区所在地。5年前的雄安新区,是一张“白纸”,5年时间过去后,这座“未来之城”已经建设成了怎样的面貌?

  回迁居民有工作、孩子有学上

  硬件环境实现质的飞越

  容东片区是雄安新区的首个集中建成区,住的都是回迁户。就在安置房建设的同时,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配套设施,也同步纳入了规划和建设。

  张昊淼是雄安新区容东片区一所学校六年级的学生,2021年11月,她跟随家人搬进了容东片区的安置房,走路五六分钟就能到学校。

  在容东片区,规划建设近二十所覆盖幼儿园到高中的学校,张昊淼的学校,就是其中一所专门接收回迁居民子女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作为雄安新区开发建设的先行区,容东片区规划面积12.7平方公里,规划人口约17万人。安置房及配套设施项目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目前,容东片区已经安置了两批4万多名回迁群众。

  张昊淼家四室两厅两卫,有140平方米,是安置区里最大的户型。姥姥姥爷一间、父母一间,自己和哥哥各一间。按照政策,回迁居民人均能分到50平米,每个人还可以再享受20平米的购房资格,自己购买的部分,每平米价格在7000元。

  除了住得舒心,让重新安置后的居民能够有一份稳定的营生,也是社区管理者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容东片区安置房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140万平方米,承担着首期居民安置、贯通新区生活廊道的重任。除了已经建成的区域,还有大片区域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着建设,这里被喻为“世界上最大的工地”。

  “云上”开启“未来之城”,雄安地下城揭开面纱

  雄安的建设者们都说,雄安实际上是建了三座城。地下一座城,地上一座城,云上一座城。先地下、后地上,是雄安新区建设的一个创举。如今,地下综合管廊已经有一部分投入了使用。

  目前,新区规划建设300公里管廊,已经建成了92公里,容东片区是最早投入运行的部分。通过预留的物流及维修通道,中型货运车辆也能进入到四通八达的地下之城。

  高楼大厦是雄安的面子,而作为城市“大动脉”的地下管网则是雄安的里子。水、电、气、暖、网等市政配套,都是通过地下管网输送到千家万户。

  记者看到,地下管廊里的一个能源仓,内部高度和宽度,都超过三米。除了布设管道之外,仓内空间还非常宽裕,甚至可以停留小型电动车辆,为将来检修等工作预留了空间。在地下管廊里,手机甚至可以连接无线网络。

  中国雄安集团基础建设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长程建通

  雄安新区“云上一座城”的中枢,就将设立在这个即将竣工的“城市大脑”。还有地下管网的数据、道路交通信息乃至整个城市运行的数据都将在这里汇聚,而城市管理的各项指令,也将从这里发出。

  目前,“云上一座城”给雄安新区的人们带来的便利,已经悄然渗透到雄安新区的各个角落。利用区块链技术,当地一家服装企业在雄安新区的产业互联网平台上提出了贷款申请。很快,当地的一家银行就在平台上承接了这笔业务。只需要提交企业信息、法人信息,以及订单合同,不需要抵押或担保,企业就能获得贷款。

  基于区块链加密、不可篡改等技术特点,平台确保企业的订单、生产、经营等数据是真实可信的,得到企业的授权,银行就能进行查看,提供金融信贷服务,就是这个区块链平台的一个应用场景。

  除了服务当地的中小企业转型,在雄安新区的征迁和建设工作中,利用区块链技术拨付的征迁资金、项目资金,已经达成一千二百多亿元,19万笔。

  在雄安新区拔地而起的同时,数字城市也在拔节生长。过去,一个城市道路的路口,往往充斥着各种灯杆、标识牌、摄像头,不仅占用道路资源,还影响城市形象。而在雄安,路灯、交通标识、摄像头都被集成到了一根多功能信息杆柱上。不仅节省了大量的建设投入,还提升了城市管理的效率。

  河北雄安新区首席信息官 张强

  在已经回迁的容东片区,一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有20万个各类传感终端。他们就如同城市的神经末梢,将各类城市运行数据,上传到城市大脑,再通过各类智能应用,让雄安成为了一个有机的生命体。

  半小时观察:“雄安质量”创造“未来之城”

  在雄安新区成立五周年之际,我们再度通过镜头的记录,真实地感受着雄安新区的巨变。这座承载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未来之城”拔节生长,正在成为一座“样板之城”“生态之城”“智慧之城”。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随着这座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之城”逐步建设,我们有理由相信,从雄安出发,这个国家也正在迎接一个高质量发展时代的全面到来。

责任编辑:褚赞赞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京ICP证040699号-1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