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联合会 > 科技成果

“复杂条件下混凝土制品性能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鉴定结果公示

来源: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结构调整与发展部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30日

“复杂条件下混凝土制品性能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项目科技成果鉴定结果公示

  完成单位:河海大学、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构件分公司、广东三和管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东浦管桩有限公司、宁波中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鉴定单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评价时间:2019年7月23日

  地点:南京市

  鉴定结论:

  一、项目关键技术和主要创新点如下:

  1.建立了基于电中性平衡、多曲率传输通道及非线性反应动力学的多种侵蚀性离子传输模型、离子浓度分布及疲劳损伤演化预测模型,提出了基于多相反应产物体积变化的混凝土微结构演变计算方法,发展了复杂侵蚀环境下混凝土制品性能预测理论和方法。

  2.发明了适用于复杂条件的高灵敏混凝土性态监测多元传感器,灵敏度比目前商用传感器提高5~10倍,形成了复杂条件下混凝土制品多性态协同监测技术。

  3.首创了适合复杂侵蚀环境下的生物核酸钢筋阻锈剂(DNA),开发了系列植物型钢筋阻锈材料;发明了钡基改性、选矿尾渣/硅藻土类等功能生态型抗硫酸盐侵蚀防腐剂,有效提升了混凝土制品的耐久性能。

  4.研究并揭示了温度历程对混凝土制品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机理,开发了免蒸压养护技术,发展了余浆、钢渣、粉煤灰以及生产废水等一系列循环利用新技术,为水泥制品行业实现节能减排提供了新途径。

  二、项目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件;主编标准5项,其中国家标准4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6篇。技术成果已应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先张法预应力离心混凝土异形桩等混凝土制品,产品已在港珠澳大桥、南水北调等重要工程中成功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三、该成果对促进我国混凝土制品的性能优化具有积极示范作用,对推动混凝土制品行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多种侵蚀性离子传输模型、疲劳损伤演化预测模型和生物核酸钢筋阻锈剂的研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建议:进一步扩大推广应用。

  对该项目的鉴定如有异议,请于公示之日起10日内向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结构调整与发展部反映(电话:010-57811106,联系人:潘东晖)。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结构调整与发展部

鉴 定 委 员 会 名 单

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

从事专业

职称/职务

1

缪昌文

东南大学

建 材

院士、教授

2

沈晓冬

南京工业大学

材料学

教 授

3

丁庆军

武汉理工大学

水泥混凝土

教 授

4

陆采荣

水利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工材料

教授级高工

5

杨晓虹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工程检测

教授级高工

6

姜国庆

南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土木工程

教授级高工

7

王 涛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建 材

高级工程师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