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建材产业包罗万象,除了人们所熟知的水泥、玻璃、陶瓷等行业外,还存在着一个始终为人们所忽视的行业——建筑垃圾资源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同时,更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据统计中国建筑垃圾存量超过200亿吨,每年新产生35.5亿吨。
但建筑垃圾的处置较之生活垃圾的处置更为复杂。建筑垃圾从源头到处置再到市场,涉及到建筑业、拆除业、运输业、科研机构、建材产业、政府部门等方方面面。甚至有专家说,建筑垃圾的处置只有产学研联动加上政府的支持才能真正形成产业、形成规模。
在国外,建筑垃圾资源化进程开始的较早,依靠多行业、全领域的力量,发达国家建筑垃圾资源化率普遍达到90%。然而在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的发展却是方兴未艾。虽然近几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产业快速成长起来,但尚未形成气候。
值得庆贺的是,2013年,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诞生了唯一一家国家级层面的组织——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联盟集合产学研全方位的力量研发出集成500项涵盖拆迁、运输和一体化工厂的工艺、设备以及终端产品的应用技术专利和专用技术,成功建设了建筑垃圾资源一体化工厂,其处置工艺、装备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
更重要的是,联盟高瞻远瞩,走在了产业的前头。其以编制涵盖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全过程的标准体系的方式,引领行业健康发展,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做大、做优、做强,真正成为一个产业。
建筑垃圾资源化国家级产业组织
据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郭海斌介绍,2008年,由新奥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的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筹备组正式成立,此后,筹备组不辞辛劳,对建筑垃圾产业的技术、市场等进行了长达3年的调研,走访欧洲、北美及亚洲部分国家,学习到了其先进的理念和经营模式。归国后,又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国际低碳经济研究中心的参与和支持下,对国内建筑垃圾资源化进行了深度考察,筹备小组对国内建筑垃圾的严峻形势和现状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明确了联盟成立后的工作目标和方法。联盟筹备期间,共收到了136家有意向加入联盟筹备的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并从中筛选出来45家与联盟签署了《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议书》,拟定了《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章程》和《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方案》。
经过充分的准备,2012年10月,筹备组向科技部提交了成立联盟的申请。2013年10月,联盟获得科技部的承认,同年12月1日,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成立。从筹备到正式成立,五年时光匆匆过,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技术终于从无到有,全心全意为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的推动力量终于诞生,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有了国家级层面的组织。
标准先行推进产业发展
联盟的正式成立并没有让有志于此的人们停下脚步,因为他们深知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为了真正做到引领行业发展,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化的进程,有一个必须越过的难关——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标准空白。
正因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因缺乏可供采信的标准,使得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的产品始终不能得到市场的接受与认可。正如联盟理事长韩先福所说:“新兴产业的联盟组织应该走在行业前头。传统行业,往往出现了问题之后才制定标准进行约束。对于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来说,标准先行,用标准来规范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行业标准的申请亦是困难重重。在我国,行业标准的申请首先要找到归口一致的标准化委员会。然而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不仅涉及到多类建筑垃圾的处置问题,更和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利用问题紧密相关。
“这就是我们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何不惜花费重金制订联盟标准的原因。标准对于一个行业的发展太重要了,只有标准为市场所认同,我们的技术和我们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建筑垃圾资源化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产业。”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标准委员会主任程东惠说。虽然标准制订的过程坎坷,联盟标委会还是于2014年12月30日完成了75项符合我国国情的联盟标准,并完成了在技术监督局的备案工作,填补了国内建筑垃圾产业标准方面的空白。
联盟的标准是依据建筑垃圾资源一体化工厂的设计而制订,因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随着一体化工厂的运行,新的数据资料和市场对产品信息的反馈能及时的传回,有助于联盟标准的持续完善,使之适应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势头。不仅对规范行业准入具有约束力,更有利于再生产品为市场所认可和接受。这是联盟标准优于国标和行标的最重要的一点。因而借助联盟标准的推行,有利于提高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借以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大幅度向前发展。韩先福也曾表示,标准就是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活法,应该依靠标准的不断升级的力量来推进整个行业不断进步。
如今联盟标准的优势已经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在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化的过程中,借助先于产业发展的灵活、规范的联盟标准,在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创新,增添产业活力的同时,更能开拓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市场,助力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遍地开花,早日形成产业规模。
呼吁新的牵引力
在经济“新常态”下,建材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考验。以创新驱动行业发展,培育绿色环保的行业经济新增长点可谓是迫在眉睫。
产业联盟这一形式,应当成为推动建材行业发展的一种力量。中关村产业联盟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可以看出中关村产业联盟的成功,离不开产业联盟等社会组织的推波助澜。因为产业联盟大都是由企业组成,所以能更直接的了解行业的发展需求,更精准的把握行业发展的动态,因而利用好产业联盟的力量,都有助于整个行业蓬勃发展,建材行业也不能免俗。
建材行业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兴起,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行业规模庞大,但我们仍只能被称作建材大国而非建材强国。若要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是做到由“大国”向“强国”飞跃,实现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如此就呼唤一个个像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样勇担当、能做事的联盟组织建言献策,贡献力量,集中全力高效地集约政府资源、科研资源、企业资源进行联合创新,发挥其平台优势,走在行业发展的最前沿,帮助企业适应“新常态”,迎接新挑战,提升企业竞争力,助力建材行业转型升级,提升行业发展水平,成为我国建材行业更好更快发展的新的牵引力,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