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建材行业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典型企业经验系列材料之十一
做绿色发展的先行者
——安徽铜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典型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铜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认真践行“创新、发展、协调、绿色、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实施绿色企业发展计划,着力加强绿色技术、绿色管理工作,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公司深入学习中央关于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将节能环保摆到“压倒性”位置,围绕全面建成一流节能环保示范企业的目标不懈奋斗。
一、公司基本情况
安徽铜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是由海螺集团控股、目前世界上单厂规模最大的熟料生产基地之一,年产熟料1450万吨、水泥700万吨。公司按照“节约资源,和谐发展,构建具有人文特色的环境友好型企业”的理念,力求与周边生态环境协调相融,不断调整和优化总图设计方案,保留了原有的数十公顷林地,使整个厂区布局与自然融为一体。
近年来公司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余热发电:公司利用窑系统纯低温余热配套建设余热发电机组,全年发电量达到4.8亿度,可节约标煤16万吨,年减少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43万吨。
2.水泥窑协同处置: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使垃圾做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累计处理城市生活垃圾103.46万吨。
3.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利用公司现有生产系统,消化当地“三废”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每年综合利用地方“三废”资源约130万吨,同时矿山生产过程做到零排废,石灰石资源 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4.生产线超低排放改造:累计投资24000万元实施一系列环保升级改造工作,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5.厂区美化、绿化:公司每天组织对厂区道路进行清扫、
冲洗,同时承担厂外社会道路洒水降尘工作。公司高度重视视觉环保,从2018年开始,先后实施了熟料库、石灰石堆棚压型瓦翻新、厂区外墙翻新、CP库库壁涂绘、预热器防腐出新等工作。公司绿化面积近28万平方米,实现绿化面积占可绿化面积的100%.
6.绿色矿山建设:公司每年投资200多万元对边坡进行植被恢复,同时购置雾炮机、铺设道路自动喷淋、洒水车不间断循环洒水等管控手段,严控矿山区域的道路、料堆等扬尘。
7.分布式光伏发电:公司与海螺新能源公司合作,利用空闲土地,建设总装机容量约为4.1MW的光伏电站,每年可为电网平均提供389.29万kWh,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煤1017.09吨,该项目目前已完成设备的安装工作,预计2020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二、典型经验案例
(一)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有力促进地方循环经济发展。
2007年以来,海螺集团按照国家《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中“在经济发达、生活垃圾热值符合条件、土地资源紧张的城市,可加大发展焚烧处理技术”的文件精神,通过对国内外垃圾处理技术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凭借在水泥高温煅烧、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的研究和经验积累,结合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特性,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窑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系统,该技术为世界首创。
在安徽省政府、省发改委、省环保厅、省科技厅及铜陵市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3月,在铜陵海螺公司建成了世界首条水泥窑垃圾处理系统—日处理600吨的示范项目,该项目为依托铜陵海螺公司日产5000吨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建设日处理600吨(300t/d×2系列)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线,年处理铜陵市城市生活垃圾总量19.8万吨,节约标煤可达1.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万吨。该系统的垃圾收集、运送到厂由铜陵市负责,储存、破碎及焚烧由海螺负责投资管理。
该技术利用垃圾焚烧处理方法中先进的垃圾气化处理技术将垃圾气化成可燃气体,将此气体通入新型干法水泥窑系统的分解炉中,替代部分燃料进行燃烧,并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窑高温(在分解炉中900℃左右)、碱性物料多等一系列特点,吸收处理垃圾产生的二噁英等有害物质,最终使垃圾做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该技术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前处理和供料系统、垃圾焚烧
系统、点火及喂煤系统、灰渣处理系统、垃圾污水处理系统、有害物质分离系统等。其主要工艺设备为流化床式气化炉,回转式剪切破碎机,双梁桥式行车等。
作为传统的高耗能行业,利用水泥生产工艺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是水泥工业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绿色环保产业,节约土地资源、贡献和谐社会的又一新途径。
该套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针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平均热值较低,采用气化焚烧炉技术能有效燃烧、气化低热值生活垃圾,焚烧时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及有害物质利用水泥窑、炉系统进行了合理回收,无须建设尾气净化系统,处理程序简洁。该技术与其他垃圾处理技术相比,还有五个显著特点:
一是该系统处理的垃圾均为原生态城市生活垃圾,对所有垃圾在处理时不需要进行分类,完全适合中国国情。
二是能有效分解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二噁英。利用分解炉稳定的 900℃-1100℃温度场、碱性环境等特点,对垃圾过程中产生的二噁英、氯离子等有害进行分解、吸收。
三是能有效控制垃圾臭气扩散。垃圾储坑和处理厂房采用全密封结构,垃圾储坑内产生的臭气用风机抽出送入气化焚烧炉内燃烧,使垃圾储坑处于负压状态,避免了垃圾臭气的扩散。
四是垃圾中污水实现了无害化处理。垃圾坑渗出的污水经过滤、密封泵送至气化炉内(夏天污水量大,喷到分解炉内)进行高温蒸发氧化处理,完全分解有机成分,实现无害
化处理。
五是重金属固化并稳定于熟料中。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随气体或灰渣进入水泥窑炉煅烧后,被固化在熟料矿物的晶体结构中或水泥的水化产物中,形成不溶解的矿物质。
此外,垃圾燃烧时产生的热能还可以替代水泥生产的部分燃料,残渣可以用作水泥配料。最终使垃圾处理做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该项技术对垃圾分类要求不高,特别适用于国内垃圾普遍不分拣、热值过低的现状。
该项目于2008年10月份开工建设,一期于2010年4月10日投入使用,二期2018年7月份投运,目前各系统运行正常,该项目稳定运行,累计处理城市生活垃圾103.46万吨,检测各项环保指标完全合格。其中,经国家权威机构实地取样、德国Eurofins GfA GmbH实验室检测,二噁英排放量仅为0.0376ngTEQ/m3,优于国家规定的0.1ngTEQ/m3水泥窑排放控制标准。项目的成功投运,彻底解决了铜陵市垃圾
填埋、大量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的难题,相比传统的填埋、堆肥、焚烧等垃圾处理方式节能减排效果好,社会效益显著,是典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二)生产线超低排放改造
为积极响应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号召,打赢蓝天保卫战,进一步降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浓度,从2018年开始,公司先后累计投资24000万元实施一系列环保升级改造工作,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超低排放标准,主要如下:
1、粉尘治理方面
公司对熟料生产线窑头、窑尾电收尘实施超低排放升级改造项目,主要是将电收尘改造为袋收尘。该项目由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经铜陵市郊区经济发展促进局备案。项目总投资10000万元,目前已完成全生产线超低值排放改造工作,实施电改袋后,粉尘排放浓度能控制在10mg/m3以内。对于中转站袋式收尘器,采取对滤袋升级方式,将原有的涤纶易清灰针刺毡滤袋逐步替换成聚四氟乙烯薄膜贴合聚酯滤袋,改造后颗粒物排放浓度在10mg/m3以内。
2、氮氧化物治理方面
公司熟料生产线氮氧化物治理采用的是低氮燃烧+分级燃烧+SNCR脱硝工艺,氮氧排放浓度控制280-300mg/m3左右。
2018年海螺集团自主研发高效精准SNCR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在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技术上进一步优化,一是通过调整喷氨位置使氨分子与氮氧化物反应更加充分,二是改变原有控制系统,通过在线模拟喷射区域烟气温度、流速等情况,将气液混合物加速至超声速,使氨水与氮氧化物能在最佳的反应温度区吸收还原,从而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同时该技术可以大幅度节约氨水使用量。公司从2019年1月份已对生产线实施高效精准SNCR技术改造,实施改造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均可以控制在{C} {C} 200mg/m3,部分生产线可达到100mg/m3左右,同时氨水用量大幅度下降,改造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远远低于水泥行业污染物排放特别排放限值排放要求(≤320mg/m3),基本能达到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标准。
3、二氧化硫治理方面
主要对生料中和燃料中SO3进行控制,严格控制下山石灰石、砂岩、进厂铁质材料的SO3含量,确保废气中二氧化硫控制在50mg/m3以内。同时针对12000t/d生产线虎山石灰石开采过程中SO3含量逐年升高,2018年已开始对12000t/d实施石灰石湿法脱硫改造项目,该项目由西安西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EPC总承包工程,采取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总投资8168万元。目前该技改项目已投入使用,投运后,脱硫效率稳定在96%以上,窑尾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浓度控制40mg/m3以内,远远低于水泥行业污染物排放特别排放限值二氧化硫排放要求(≤100mg/m3)。
(三)码头升级改造
公司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扎实推进码头环保升级改造,实施了码头平台、雨污收集净化、皮带廊道全封闭、收尘增设和升级改造等项目,工程总投资约1200万元。
1、完善码头平台雨水收集处理。鉴于码头建设时间早,初期雨水收集和处理不完善,公司委托专业机构对初期雨水收集进行重新提升设计,按照均匀汇水原则,在码头纵向设排水槽和收集箱,并利用输送管网收集至码头陆岸后方200m储存池,经调节沉降、同步加药过滤处理,以15t/h处理量,出水水质浊度保持在5mg/L以下,并与2018年9月份投入运行。通过第三方检测,净化水质各项指标合格,符合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处理后的净水用于码头后方绿化及排入厂区人工湖。
2、生活污水处理提标改造。根据公司码头日生活用水量8t测算设计,处理能力为1t/h,公司码头委托专业机构设计出图,将办公楼及船方生活污水由排水系统进入污水处理站的沉降池,再通过气浮装置油水分离,后经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加药絮凝、消毒,从而完成对污水中有机物降解目的。该系统于2018年9月份投入运行,通过第三方检测,净化后的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BG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并用于周边绿化二次使用。
3、收尘系统升级改造,减少扬尘。在原煤系统喷淋降尘基础上,在趸船甲板增设一台FMD96-7型收尘,处理风量55000m,并对卸煤料仓升级改造、实行负压卸煤操作;输送皮带机转运站点增设3台PPC32-4型收尘,通过升级改造,有效控制卸煤和输送环节扬尘发生。
4、对露天皮带机廊道及装船机廊道实行封闭处理。结合公司码头原露天皮带机廊道及装船机廊道封闭不完善,设备运行期间存在轻微扬尘现象,根据环保要求,公司码头采用压型瓦作为挡风墙板,主要对1757A、1757B、1757C、1715、1716、1717露天皮带廊道及4台装船机廊道封闭。实现廊道封闭后,码头生产区域扬尘得到有效控制。
5、推进码头岸电装置使用,减少船舶靠港对大气的污染。根据市港航局下发的有关建设岸电系统及《船舶大气污 染治理工作方案》等相关通知要求,公司于2018年5月份实施岸电改造项目,由国网安徽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承担安装建设,1#-4#码头平台及趸船甲板上安装5台40KW三相岸电桩设备,目前各岸电系统均已投入使用,船舶用户通过“安徽水上电力”APP进行充电使用,减少船舶受载作业时对大气污染的排放。
6、根据政府关于“开展沿江1公里范围内应绿均绿排查要求”,完成码头沿岸江堤绿化打造工作,清理江堤杂草,场地重新平整、绿化整治,实现生态环境改善,同时对生产区域、办公楼、主干道周围栽置草坪、树木,并装备自动化喷灌设施,着手打造花园式工厂。
7、按照港口环保监管部门要求,在码头中心区域安装PM10粉尘监测设备以及平台前沿增设环保监控视屏,通过实时对相关数据对比监控,及时发现问题,确保生产区域环保管理受控。
8、严控船舶污染物排放,规范回收处置。公司码头对靠港船只污染物严控排放,督促船方禁止直排长江,并提供免费回收处置服务,同时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对船舶污染物进行分类回收处置,主要包括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及油污水等。
三、公司取得成绩和社会责任
1、环保诚信企业
公司长期以来环保设施运行稳定,环保管理工作受控,在安徽省环保厅牵头组织2015、2016、2107、2018年度环境信用评价被评为第一等级“环保诚信企业”。2018年8月3日铜陵市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公司被授予全市环境保护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环境教育基地
公司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被铜陵市列为“铜陵市环境教育基地”、“党员实践学习基地”、“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向社会各界介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过程,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2017年12月被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评为“中国水泥工业水泥窑协同处置示范工程”,2019年3月被安徽省生态环境厅、省教育厅评为安徽省第一批“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3、低碳及环境标志水泥
公司熟料、水泥生产线采用先进的工艺,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在2012年9月份水泥产品首次通过了国家环保部低碳水泥认证体系审核,公司生产水泥产品列入国家财政部、环境保护部下发第十五期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公司的水泥产品为政府优先采购,并且连续八年保持通过中国环境标志、低碳产品认证注册资格。
4、绿色矿山试点企业
公司一直重视矿山采场工作,针对不同矿山采场选用不同植被进行恢复。安排专人负责,同时对各复垦区域责任到人,将植被恢复面积、植被成活率与相关责任人的业绩考核挂钩,确保复垦工作取得实效,同时每天安排洒水车对各矿山运矿路线进行循环式洒水作业,确保将扬尘降至最低,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良性循环发展,公司伞行山石灰石矿山在2012年3月获得第二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企业。
5、节能减排及清洁化生产、绿色工厂创建
公司高度重视生产线氮氧化物减排工作,按照要求规范做好SNCR脱硝设施运行管理,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年度减排目标任务,连续多年铜陵市人民政府颁发的铜陵市减排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公司五条熟料生产线在2016年9月份入选国家工信部第九批《水泥行业规范条件》生产线公示名单,同时公司入选工业部、发改委、质检总局三部门联合下发了2016年度能效“领跑者”企业名单。公司持续推动清洁生产工作,2015年3月顺利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达到一级清洁化生产企业,2019年6月份通过第三轮清洁化生产评审;同时,积极创建绿色工厂,按照绿色工厂体系,规范化、系统做好工厂建设和运营管理,打造花园式工厂,2017年12月公司入选工信部第二批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名单,荣获国家“绿色工厂”荣誉称号。
6、公益事业
公司积极参与环境公益事业,每年参与6.5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开展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减排活动,制作宣传展板,展现公司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公司积极履行社会公益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对厂区周边社会外道路每天定期进行洒水和道路保洁。
今后,铜陵海螺将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对国家和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在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挥自身的技术和管理优势,恪守“至高品质、至诚服务”的经营宗旨,继续弘扬“团结、创新、敬业、奉献”的企业精神,与社会各界人士诚挚合作,加快实现公司发展规划,进一步增强公司的规模优势和综合配套能力,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努力践行“为人类创造未来的生活空间”的经营理念,不断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打造一流国际化的和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