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资讯

天津建材集团- 创新谋划 加快转型

来源: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20日

——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建材服务业创新发展大会上的发言

天津建材集团 总经理 王铁华

2018年5月23日

  尊敬的乔龙德会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很高兴代表天津建材集团参加此次大会,有机会在这里和行业精英以及专家学者共同交流、学习和探讨中国建材行业的未来发展,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谋划与推进新时代中国建材工业“创新提升、超越引领”新征程,进一步夯实做实“四个攻坚战”、“两个加快”,形成“去产能、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打赢‘四个攻坚战’”四位一体的发展新格局建言献策。

  近年来,在乔龙德会长、中国建材联合会的指导和帮助下,天津建材集团积极吸取兄弟单位的好做法、好经验,在推进建材产业转型升级、探索都市建材发展新途径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特别是在前年,集团非常荣幸地当选了联合会副会长单位,对我们来说这是极高的荣誉,进一步增强了集团发展的信心和动力!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集团发展距离联合会的要求和同行业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接再厉,砥砺前行!衷心希望乔龙德会长及各位同仁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在此,我代表天津建材集团向各位同仁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这次发言的主题是“创新谋划 加快转型 开辟都市建材发展新境界”,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

  天津建材集团前身为天津市建筑材料工业管理局,成立于1958年,60年风雨兼程、沧桑巨变,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员工4867人(其中,在岗3833人)、拥有全资、控股及参股企业110家(其中,三资企业5家)、资产总额155.2亿元的涵盖建筑材料研发及生产、建材及相关产品贸易与物流、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三大主业的多元化经营、综合性发展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集团注册资本30.8亿元。2017年末,实现营业收入46亿元,利润总额2.9亿元;在2017年天津百强企业和中国建材五百强企业中分列52位和14位;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持有143项有效专利;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75人(其中,在职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人员227人);拥有环渤海、双鸽、澳克、正通4个天津市著名商标。“十二五”期间,集团经济规模和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25%和47%,2012年实现“百亿集团”目标,2014年经济规模达150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作为“金隅集团”在A股主板上市的发起人之一,持股2.45%,获得超过5倍的账面收益。近年来,集团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实现稳步发展,相继建设了龙滨园、龙泓园、柳兰花苑、朝阳绿茵、朝阳上品等多个精品楼盘项目,开发面积近百万平方米,并于2011年成功进入了保障性住房开发领域。同时,培育和提升了不动产置业经营板块。目前,正在建设朝阳领御商品房项目、迎顺大厦地铁上盖项目以及滨海综合商业地产项目。

  一、大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向建材服务业转型发展

  一是以商业布局为引擎,推动商贸流通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在满足市场需求强劲增长的同时,我国建材行业在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工艺装备水平、节能减排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然而,经济高速发展与资源、能源消耗的矛盾愈发凸显,以及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和能源压力,传统建材行业正在承受前所未有的考验。同时,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原来传统制造业变成了包袱。这些外部因素都在倒逼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转变发展方式。如何转型为有别于传统建材的新型都市建材业态、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

  在深刻剖析市场动态和自身特点后,我们意识到,将种类繁多、品质优秀、技术先进的建材产品通过一个系统的、完善的、专业的平台推介给大众,是我们的主攻方向。因此,在做好产品转型的同时,我们立足于党的十九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论断,积极响应大会提出的“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天津市关于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不断深化对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出台《加快与推进建材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目的意义的思考和认识,结合对当前节能环保压力严重制约传统建材产业发展的考量分析以及对未来建材行业发展趋势的研究判断,站在区域协同、行业提升以及企业愿景使命、理念宗旨和发展战略的高度,以迈进新时代,满足新需求,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增加经济增长点,实现建材制造业和服务业并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目标,高水平、高标准、高定位地做出了加快向都市建材服务业转型发展的战略性决策,努力构筑一个贴近消费终端的平台,实现产业结构向多元化的转变。

  集团早起步、早谋划、早入手,瞄准都市建材服务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充分盘活闲置土地资源,迅速扩大都市建材服务业的比重。短短几年间,在天津市中心城区及滨海新区相继开发建设了环渤海名家居购物中心、滨海环渤海国际家居、滨海环渤海家居物流等以“环渤海”品牌为主线的多个高端都市家居建材服务业项目,完成了由一个普通的家居建材装饰城到连锁辐射经营的都市家居建材“一站式”展示服务高端卖场的“四连跳”式跨越发展,成为集团最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2014年,集团逆势而上,继续发挥环渤海品牌效应,扩张商业版图和市场覆盖面,在滨海新区投资建成12.8万平方米的环渤海国际家居,成为目前滨海新区单体面积最大、环境设施完善、品牌布局科学、信誉服务一流的高端都市家居建材专业卖场。项目的建成,进一步优化了集团产业结构,集团建材服务业布局也更趋合理,有力巩固了“环渤海”品牌的行业领先地位。同时,以打造规模化的都市家居建材北方中心仓储基地为目标,立足环渤海家居博览园整体思路框架,配套建设了十余万平方米的环渤海先锋仓储物流服务中心项目。新的滨海商业地产项目也将于年底竣工。截至目前,集团都市家居建材服务业市场经营面积已经超过百万平方米,年交易规模达到百亿元,标志着天津建材集团已经成功迈出了由传统生产型向流通服务型业态延伸转型式发展的关键一步,为都市家居建材服务业创新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此外,集团建材服务业以客商和消费者为核心,以提高服务功能质量为着力点,以培养市场上下游产业亮点为途径,不断提升都市家居建材服务业的市场竞争力。积极探索电子商务渠道,尝试全方位、精准化的营销手段,打造全新的“自媒体、微营销、网商城”运营模式;积极寻求技术合作伙伴,定制开发独具特色的O2O电商平台;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媒体传播手段,打造强有力的广宣平台。研究制定系统化、有针对性的政策,引导卖场品类分布更趋合理。不断创新营销理念和组织形式,加强与核心品牌客商联动发展。积极寻求合作,形成品牌联盟。

  下一步,集团建材服务业将进一步推进现代都市主题家居生活购物广场建设,不断提升卖场环境和服务功能,巩固“环渤海”在天津市都市家居建材服务行业的龙头地位。整合现有平台优势资源,打造市场新型经营功能和特色。围绕构建都市家居生态运营及服务的理念,充分整合资源,探索引入“自营”、“多元化经营”、“智能型产业”等业态模式,延伸产业链,实现转型升级。积极推进环渤海“互联网+”新业态发展,增强优质品牌聚集度和消费粘度。围绕“品质家居、品味生活”理念和“2018 共筑好家”的运营主题,组织策划各类节点营销、文化主题的运营活动。继续深化诚信品牌万里行活动,强化市场对品牌的整体把控。拓宽媒体战略合作思路,创建成熟的运营推广模式。同时,积极应对集团混改后的发展变化,统筹深度研究都市家居建材服务业的后续发展问题。

  二是以资本运营为保障,助力产业升级加快实现。集团深入实施企业开放搞活,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按照“借助资本市场,助力打造国际高端都市家居建材产品展示流通中心”的思路,推进核心骨干企业股份制改革和资产证券化,成功实现了环渤海金岸集团在“新三板”的挂牌上市,成为“新三板”和全国性证券交易场的家居建材市场“第一股”。通过登陆“新三板”,集团充分利用在资金扶持、便利融资、财富增值等方面的便利条件,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优化资本结构,增强了企业创新能力、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此外,不断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加强与兄弟省市同行业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的股权合作,以“规模适度、注重效益”为投资原则,通过持股金隅股份,优化了产业结构和资本结构,同时,审时度势,合理运筹操作,取得了较为可观的资本收益,充实了资金实力,实现了对制造业的反哺。

  三是以城市功能为依托,延伸物流服务产业链条。

  集团利用自身已有的建材商贸的优势资源,打造建材产品的物流集散中心,作为城市建材流通的枢纽,帮助更多的生产型企业减少中间环节,形成建材展示、流通、仓储、物流、售后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产业链条。目前,集团以都市家居建材卖场为依托,已经建设了十多万平方米的物流产业配送基地。在有效利用和保护现有土地资源的基础上,打造以各类建材客商资源为主的仓储物流服务平台。通过转型发展培育创新业态,建成集新型建材、装饰材料、家居产品于一体的展示交易中心,使其真正成为一个大区域的流通载体。

  二、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助推集团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中央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文件,天津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集团深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做实做细各项工作,全力以赴加快混改进程,从加强领导、建立机构、传达学习和深入研讨入手,认真研究国企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确定了通过一级企业的混改,带动整个集团发展的工作思路。

  在推进混改工作的进程中,集团始终坚持以全体职工的切身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以职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混改工作的总体布局和战略举措之中。在坚持市场化原则的基础上,以有利于“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有利于做大做强集团现有主业、有利于强强联合实现共赢、有利于国有资本利益最大化,作为优选混改合作方的指导思想。最终目的,就是要确保现有业态做大做强,确保每一名职工都有一个崭新的工作平台,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为此,我们积极与多家有实力、符合混改要求的企业进行了深入沟通和商谈,最终锁定了产业相近、优势互补、文化相通、实力雄厚、有着良好合作基础的北京金隅集团作为重点意向方,切实把以职工切身利益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落实到位。

  目前,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混改实施方案于去年12月30日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并于今年1月22日取得天津市政府关于同意集团混改实施方案的批复文件。2月11日至3月14日和3月29日至4月26日,集团55%股权转让项目已在天津市产权交易中心分别履行完信息预披露和正式披露程序,至此集团混改项目宣告正式落地。5月4日,战略投资者北京金隅集团与集团出资人天津津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签署了《合资合作协议》和《产权交易合同》,打响了天津市国企混改的第一炮,成为天津市首家集团层面混改成功签约项目,也标志着京津两地企业在联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上交出了第一份答卷。

  借助此次混改,集团全面理顺了资产关系,集团净资产评估值达到了74.9亿元,比清产核资审计数值增加了41亿;资产负债率65%,分别比清产核资及合并审计下降了10.5%和18%,为真正做实资产、进而实现摘牌提供了可靠依据。清退了96户僵尸企业,为集团甩掉历史包袱、轻装上阵奠定了良好基础。全面防范债权债务风险,对集团所属16家企业的409笔债权债务所涉诉讼时效问题出具了26 份法律意见书,为进一步做实资产、严格规范账务管理、有效防控规避风险提供了支持。全面纠正了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等一系列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共查出涉及6大类、17项具体问题,并制定了整改措施,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制度并逐步细化落实到位,为强化管理、规范运营创造了条件。

  下一步,集团将正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北京金隅集团。战略合作后,必将有力提升集团市场化水平、产业水平、资产质量和企业规模,推进集团逐步向专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从而加快实现集团发展战略,同时,进一步整合资产、拓宽市场、延伸产业链和服务链,培育一批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竞争力与影响力强的核心骨干企业,进一步增强集团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为京津冀建材服务业创新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源源活力。

  三、不断探索都市建材发展路径,履行国企社会责任

  第一,打造建材产品科技研发中心。

  一是以产品升级为基础,加快传统制造业向新兴产业转型。积极开发环保水性建筑涂料、新型节能保温材料系统等绿色环保新型建材产品,为产业转型开启了新方向。二是以科研创新为驱动,激发科技引领转型升级不竭动力。建立科技研发中心,设立了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为集团转型发展提供了知识储备和内生动力。三是以内引外联为抓手,共建区域间产业合作联动机制。与北京金隅、上海建材、德国柯梅令等国内外知名建材企业合作,建成了高品质水泥及水泥制品、高端玻璃制品、高分子门窗型材等一批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的新型建材产品生产线,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第二,打造城市有害物处理中心。

  一是以综合利用为目的,促进绿色循环经济发展。围绕天津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部署要求,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综合利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二是以协同处置为手段,打造现代都市宜居环境。建成的水泥窑安全协同处置污泥示范线,解决了天津市多家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置难题。同时,承担了天津“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中的13.5万吨含氰化物污染土和2000吨变质腐肉的处置任务,得到政府认可,树立了建材企业“绿色节能环保发展”新形象。三是以减排降耗为重点,成为绿色节能环境友好者。坚定不移淘汰落后产能,共淘汰水泥产能100万吨。同时,关停天津市石矿,实施2万平方米矿山复绿,为建设“美丽天津”做出了应有贡献。

  承前启后谋伟业,继往开来谱新篇!在新的历史时期,天津建材集团将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未来,集团将在混改后新的发展平台和体制机制下,研究新思路,实施新举措,开辟集团改革发展新境界,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视野、更足的智慧、更好的作为,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集团经济与生态、社会的和谐持续健康发展,为新时代中国建材行业高质量发展以及京津冀建材服务业创新发展做出更多有益探索和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