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资讯

郝志强:坚持标准引领 持续做好两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

来源:中国工业报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01日

【聚焦】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长期性、战略性部署。经过多年探索,我们形成了一条以标准引领两化深度融合的道路,推动两化融合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兴起的背景下,一以贯之的坚持标准先行,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速制造业全面数字化转型,对于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纪委书记 郝志强

  推进两化融合是新时代强国之路的战略选择

  相较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发展路径,我国面临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信息化浪潮接踵而至的特殊国情。深入推进两化融合,统筹二者的有机协调和融合创新发展,既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在现阶段的集中体现,更是新时代加快我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的战略之选。

  两化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长期战略部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两化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在致2019年工业互联网全球峰会的贺信中进一步指出,要“持续提升工业互联网创新能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新方位做出的重大战略安排。党的十五大首次将信息化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了两化融合,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提出两化深度融合。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尽管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产业实践不断发展,认识与理论也在与时俱进,但两化融合的本质内涵始终如一、推进思路一脉相承,并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不断深化,成为党中央国务院一以贯之的战略部署。

  两化融合是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扣合点。当前,我国既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同时也是互联网大国,数字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具备了通过两化融合,抢占产业升级先机、争夺产业竞争制高点的独特优势。从历史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吸取了国外数十年发展积累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成果,为两化融合积累了宝贵经验。从趋势看,随着互联网应用从消费环节向制造环节扩散,网络连接对象从人与人延伸到物与物、物与人,为两化深度融合提供了基础条件。因此,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充分发挥我国制造体系和信息网络的规模优势,一方面可促进制造业技术进步、管理变革和业务模式创新,另一方面可拓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实体经济渗透融合的深度与广度,为ICT产业发展开辟了巨大市场空间,从而有效助力我国制造业和ICT产业由大变强,推动制造强国、网络强国二者协调融合发展。

  两化融合是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关系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局。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疫情冲击下全球供应链重组、低端供给过剩、高端供给不足、产品质量有待提升、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等等,从规模速度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提升转变,仍然任重道远。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充分释放融合发展的叠加、聚合、倍增效应,有助于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有助于加速新经济成长壮大,通过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创新引领作用,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实现一二三产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有助于推动实体经济沿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演进升级。

        标准引领是推进两化融合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

  “两化融合,标准先行”。多年来,我国探索了一条以标准引领两化深度融合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标准凝聚了融合发展理念共识。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标准委的指导下,全国两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573)于2018年6月正式成立,成为我国两化融合领域的首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两化融合标委会由来自各级政府、科研院所、重点企业、行业组织、跨国企业的68名知名专家组成,构建了政产学研用多方联动工作机制、打造了标准研制应用互动协同的交流平台,凝聚了融合发展共识、汇聚了转型推进合力,促进了两化融合标准化由单点突破向系统化推进转轨发展。

  标准指明了融合发展方法路径。基于几十年来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历程中积累的技术应用成果和管理创新经验,我国提出了两化融合领域首套自主研制且实现大范围应用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累计发布2项国际标准、5项国家标准、完成12项国家标准立项。系列标准引导企业系统推进技术创新、组织变革、流程重构和数据利用,为广大企业全面加速数字化转型、构筑数字经济背景下新型竞争能力指明了方法路径。

  标准提升了融合发展价值成效。近年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应用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标准在战略转型、管理优化、技术融合、数据应用和核心竞争力提升方面成效日益彰显。截至目前,全国23000余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16万余家企业开展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贯标达标企业在研发、生产和服务等方面的水平显著提升,运营成本平均下降10.0%、经营利润平均增加11.2%。企业贯标的积极性、自觉性、实效性不断增强。

  标准给出了融合发展“中国方案”。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两化融合国际标准化工作不断取得突破,2019年,2项两化融合国际标准先后在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发布。2项国际标准均基于我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系列标准核心成果研制,标志着我国两化融合理念方法首次走向国际舞台,为全球各国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对于提升我国标准影响力和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以标准为引领继续做好两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

  下一步,需从“强协同、促融合、助转型、优合作”四方面发力,以标准为引领持续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加速制造业数字转型和创新发展。

  强化平台作用,完善全国两化融合标委会建设。充分发挥全国两化融合标委会在两化融合标准化领域的组织协调和技术归口作用,完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业互联网管理等标准工作组组织体系建设,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求适时新增成立一批标准工作组,动态优化两化融合标准化工作顶层设计,组织研制发布两化融合标准体系2.0,指导社会各界统一认识、协同开展标准化工作。

  聚焦融合发展,加快两化融合管理标准研制应用。紧紧抓住两化融合标准化这个“牛鼻子”,持续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建设和应用推广,尽快推进两化融合生态系统参考架构、咨询服务指南、新型能力体系指南、价值效益指南等标准研制发布,创新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推广,分行业、分区域组织标准宣贯交流,引导企业通过贯标推进生产方式创新、管理模式变革和商业模式转型。

  坚持需求牵引,推动数字化转型亟需标准发展。围绕国家“新基建”战略布局,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生产设备上云、数字化运营管理、供应链数字化管理等关键亟需标准研制,加快钢铁、石化、建材、机械、电子等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行业标准研制,加速标准化成果转化应用和落地实施。

  促进合作交流,提升两化融合标准国际话语权。挖掘整合相关研究资源、专家队伍和推进力量,深化与ISO、IEC、ITU、The Open Group等国际标准组织的合作交流,适时推动筹建围绕两化融合的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持续推进两化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积极推介我国两化融合标准化最新成果,不断增强我国两化融合标准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