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水泥 > 水泥动态 > 水泥新闻

沈阳:昔日“污染源”变身国家级绿色工厂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22日

沈阳山水工源水泥投入数千万元除尘、降噪

昔日“污染源”变身国家级绿色工厂

  安静的厂区、漂亮的厂房、整洁的道路、翠绿的草坪……走进沈阳山水工源水泥有限公司厂区,仿佛置身于一座大花园,很难与印象里脏兮兮的水泥厂联系在一起。公司生产负责人朱宝雷自豪地说:“这几年厂里大变样,我们不仅是高新技术企业、智能工厂,去年年底还成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沈阳山水工源水泥有限公司位于苏家屯区白清姚千街道佟家村,2009年建厂,是一家民营企业,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吸纳就业等方面作出贡献。然而,由于建厂初期生产管理模式粗放,粉尘污染、噪声扰民等问题较为突出,周边群众对这个“污染源”的意见不小。

  维护好生态环境是发展的根基,也是人民的共同心愿。为改善生态环境,满足群众的所呼所盼,沈阳市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不断增强治理力度,提升治理水平,特别为做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沈阳市生态环境部门和企业共同制定整改方案,加大企业环保投入,增加和改造除尘、降噪设备,企业面貌得到彻底改变。

  “以前这里噪声大,还有‘跑冒滴漏’现象,粉尘多,别说养花了,人都不愿意进去。”水泥磨房内一尘不染,几盆绿植长势茂盛,朱宝雷拿出一张同角度照片作对比说,“我们将原有普通门窗更换为隔音门、隔音窗,增加吸声消声板,同时实施棚顶改造、框架彩钢封闭等工程,有效降低了噪声污染。”

  近年来,公司先后投入约2000万元,对水泥磨房、配料库下、熟料输送皮带、水泥库下等重点部位的诸多设备进行了改造,新建现代化、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噪声、粉尘排放全面达标。在进料口,176米长、30多米高的熟料大皮带已经全封闭运行,现场工作人员说:“不仅是这里,经过改造,从进料到产出水泥的各个工序,‘粉尘源’基本和外界‘零接触’。”

  环保设施的规范,不仅提升了生态效益,也让企业收获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朱宝雷算了一笔账,“每年将节省电费、维护维修费约200万元,其中永磁电机更换这一项,既达到了节能降噪的目的,每年还可为企业减少电费100万元。”

  “以前家里人都劝我,水泥厂粉尘大,宁可少赚点也别在这上班了。”59岁的供料车间工人杨纯伟说,他从建厂起就在厂里工作,一晃已经13年,目睹了工厂的一步步升级。他坦言:“当时也动摇过,可后来厂里改造后大家都放了心。一个月4000多元的工资,村里人到‘绿色工厂’上班,心里都乐着呢!”

  整改得好不好、彻不彻底,群众说了算。在距离厂区不远的佟家村村口,一块在线监测显示屏24小时工作着。噪声40.1分贝、PM2.5浓度43微克/立方米……村民可以实时看到污染物相关指标数值。

  沈阳市生态环境局苏家屯分局局长侯云腾说:“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引导企业增强生态环保意识,由粗放式经营转为精细化生产,还能有效保障公众对环境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也体现了我们整改到底的决心。”

  目前,沈阳市生态环境部门还推出“企业环保开放日”活动,群众可以到工厂里对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出现的问题,沈阳市将以最坚决态度、最严格标准、最有力举措推进整改落实,不折不扣做好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记者 陶阳)

  

责任编辑:单建庆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